东北网12月8日电 已举办了16届的雪博会,今年被一家私营企业———哈尔滨恒若威艺术工程有限公司买断了经营权。在本届冰雪节大幕即将开启之际,这一“卖”雪事件在哈市冰雪旅游市场引发了不小的震荡。
变革:政府部门找准定位
此前,除第16届雪博会曾吸纳部分社会资金外,历届雪博会均是政府投入、政府经营、政府管理,运作起来总是十分艰难。有关人士认为,此次雪博会整体进行市场化运作,使得政府和企业都在冰雪经营活动中找准了自身定位。
为避免企业运作中过于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通病,本届雪博会政府和企业发挥了各自优势:由松北区委、区政府组织,太阳岛风景区管理局实施,严格控制雪博会的规划、施工质量和服务管理;恒若威公司则发挥营销和施工方面的优势,积极运作拍卖雪博会冠名权、广告权和商服招商等。
目前,恒若威的招商情况非常乐观,仅太阳湖上的冰雪游乐项目就卖了55万元。近日,雪博会冠名权、广告权和商服网点经营权的拍卖也将开始。
浪潮:市场化的必然选择
办了16届的雪博会为何能顺利走入市场?今年,太阳岛风景区在我市事业单位改革中顺利实现了管理体制上的政企分开,将经营管理权全部交付太阳岛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在这种全新的体制背景下,雪博会市场化已成为必然。
此次雪博会的市场化运作,借鉴了太阳岛二期改造后诸多项目市场化的经验。通过将景区经营服务项目的经营权面向社会公开拍卖等方式,实现景区资源的变现和升值。年初太阳岛风景区拍卖的旅游观光车、卡丁赛车、游船等5个项目,拍卖金额569.5万元,高出拍卖底价144.5万元;通过将部分重要景点的物业管理权面向社会公开招标,物业管理权卖给了昆仑商城物业管理公司,管护成本节约30%左右;此外,按BOT等方式,太阳岛融资3000万元建设了俄罗斯风情小镇。
这一系列举动的最终目的,是让转制后的风景区能适应市场需要,能在市场经济中站稳脚跟。雪博会无疑不能与这些变革分割开来。
冲击:品牌含金量提升
雪博会经营权出让之后究竟能得到什么回报?有关人士做了回答。
首先,政府赚了。雪项目经营权出让后,数百万元卖雪资金立即回笼,又立即反哺到雪博会营销之中。风景区在央视4频道、中国旅游卫视投入50万元播出大型“雪博会形象宣传片”。在“西南四省市大篷车游”、香港黑龙江宣传活动周、2004国际旅游交易会上,发放太阳岛和雪博会图集及VCD光盘近1万册。此外,今年在哈市火车站、飞机场的出站口,都立有雪博会的广告牌。
其次,名气大了。“卖雪”使太阳岛在我市创造了一个“太阳岛效应”,它带动我市的雪项目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成为我市旅游产业中的“栋梁之材”。通过促销,只知道冰美而不知道哈尔滨的雪还如此神奇的香港人、上海人,都知道了冬天要到哈尔滨来看雪,上海卫视还将来哈拍一个雪博会的专题片。
步入良性循环的雪博会,在全国、全世界“滚”上了“大雪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