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12月9日电 时下,网络游戏已经成为青少年最欢迎的娱乐方式,网络游戏中暴力、色情、弱肉强食、胜者为王的主题给青少年的成长带来极其不好的影响。一些家长和老师向记者反映,有些学生过分迷恋网络游戏中的帮派盟主、钱财万能以及所谓的江湖义气,不听任何人的劝阻,甚至仇视阻碍他们玩游戏的老师和家长,失去了辨别是非的能力。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最为流行的几个网络游戏中都设置了帮派或者联盟,在游戏中级别高、有钱有装备的人就是强者,被推崇为帮主,有许多追随者,帮中如果有人受了欺负,帮主可以带领一群“小弟”去摆平。一初四学生小羽,在学校成绩一般、不爱说话,近日,老师惊奇地发现小羽人缘特别好,在课间时总有一帮学生追随着,聚在一起谈论着什么。老师经过了解才知道,原来小羽和班里的几个同学在一起玩一个叫“梦幻西游”的游戏,小羽是帮主,被大家称为“过关大王”。在一次班干选举中,小羽被大家推选为体育委员。可没过多久,因小羽无心学业成绩滑落到班级倒数几名,老师将小羽的班干职位撤了,没想到,游戏里的“强者”小羽无法承受如此打击,经常纠结一些“小崇拜者”报复同学,破坏老师的自行车,经常放学后直接去网吧冲级,并且抵制家长的管教。
上高二的小齐半年前迷上了一种积分的网络游戏,母亲发现后对其进行了耐心的教育,小齐向母亲承诺,积分达到75分后就放弃游戏专心学习,母亲考虑到当时孩子已经练到了72分离目标不远了,就答应了孩子的请求。不想,游戏号在这个时候丢了,结果小齐崩溃了,要自杀,母亲不得不求助于心理医生。
对此,曲伟杰心理学校的曲老师说,游戏中的虚拟成就过旺导致一些青少年心理失衡,成了现实中的“小霸王”。游戏中他们是有权力、有成就的强者,而现实中往往不能满足他们的成就需求,于是游戏和现实中的差距就使这些青少年心理上出现畸形,认为在游戏中最过瘾,没有痛苦。对此,老师和家长平时应该注意将他们在游戏中的劲头转移成学习的动力,疏而导之比亡羊补牢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