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16日电 昨天,哈尔滨医科大学放射诊断学教授陈颖指出,不是所有结核菌素呈强阳性反应的人都是结核病人。出于胸透对孩子健康的影响,哈市学生结核病调查中,应在儿科专家的参与下,结合临床经验,对所有结核菌素呈强阳性的孩子做进一步筛查后,再组织胸部拍片确诊,以大量减少做胸部透视或拍片的儿童的数量。黑龙江省关工委工作人员表示,不能因一时需要,忽视孩子的长远健康,他们将对此事进行调研。
胸透不利于儿童健康,应尽量缩小参与胸透的范围
针对哈市开展大规模结核病调查,孩子集体做胸透一事,哈医科大学放射诊断学教授、哈医大一院放射线科主任陈颖指出,不是所有结核菌素呈强阳性反应的人都是结核病人。胸透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会对未成年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针对大量14岁以下未成年人结核菌素呈强阳性的状况,有关部门应组织相关的儿科专家,结合临床经验,根据结核病的临床症状做进一步筛查,对有低热、盗汗、易疲劳等临床症状的儿童做必要的放射线检查,大量减少做胸部透视或拍片的儿童的数量。
据了解,胸部拍片的受照剂量仅为胸透的十五分之一至二十分之一,因此陈颖教授建议,给有结核病症状,并被怀疑为结核病患者的学生做筛查应首选胸部拍片,因胸透时间更长,因此辐射也更大。此外,一次性大规模做胸透,检查的医生会产生视觉疲劳,导致透视结果不准确,而拍片则更有利于病情的诊断、会诊。
省关工委表示,孩子长远健康是大前提,将对此事展开调研
15日,就哈市中小学生进行肺结核病筛查做胸透一事,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副主任黄绍认为,省关工委不仅要关心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同时关注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如果出于一时的考虑而忽视孩子长远的身心健康,此举是不可取的。省关工委将会就此事向有关医疗部门进行调研,详细了解有关这次筛查的流程和结果。
哈市妇联儿少中心主任那旭飞认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关乎国家大计。对于青少年的检查应该慎重,不要因为一时的需要,忽视了青少年的终身健康,一切应以孩子的长远利益为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