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伊春市孪生姐妹捐肾救父感动社会 人们纷纷捐款
2004-12-17 08:00:08 来源:东北网-林城晚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伊春12月17日电 嘉荫县朝阳镇尚志村孪生姐妹吴晓红、吴晓梅捐肾救父的事,在《林城晚报》和嘉荫县电视台发出后,社会各界反响强烈,人们被孪生姐妹捐肾救父之举所感动和震撼,纷纷伸出手来,献上自己的一颗爱心。截至目前,嘉荫县红十字会已收到社会各界捐款近20000元。

    连日来,吴俊一家人被社会大家庭的浓浓爱心包围着,让他们切身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和幸福。社会各界爱心倾注吴俊一家,或解囊相助,或通过其它形式表达一份份爱心。

    12月6日,吴晓红和患病的父亲乘坐大客车赶赴北京治病,但由于雪大路滑,伊春---哈市路段客车停运,因此,吴俊父女被滞留在伊春市中心区,而吴俊因路上劳累,身体不支,行动不便,当晚不得已到市中心区一家医院进行透析。吴晓红从市中心区给记者打来电话,记者向嘉荫县委宣传部部长任桂嫣介绍了这一情况后,她马上拿起电话请市里媒体的两名记者帮忙,两名记者当晚赶到医院,为父女俩购买了伊春——哈市的火车票,并把父女俩送上火车,为他们及早地赶到北京争取了时间。

    12月7日,嘉荫县政府经济计划委员会信息中心干部沈玉峰当听说记者为双胞胎女儿捐肾救父的事往《林城晚报》发图片和稿件时,马上停下手中的工作,帮助迅速将图片发送出去。

    驻嘉某部队和嘉荫县公安边防大队的官兵情系“第二故乡”的百姓,未婚的孪生姐妹想献出自己的器官去换取父亲生命延续这一感人的事,在他们当中产生了强烈的共鸣,两个部队的官兵积极行动起来,分别捐了5000元和2000元。

    嘉荫县医院有一名姓刘的退休职工,身体不好,家庭也不宽裕,但当他听说了孪生姐妹为父捐肾这件事后,亲自到吴俊家中捐了100元钱,献上了自己一份真诚的爱心。

    一名机关干部在捐款时说:“吴俊一家的不幸令人同情,但真正让我感动的是孪生姐妹捐肾救父之举,以前只听说过父母为救子女献出自己的脏器官。而孪生姐妹,并且是未结婚的女孩争着为父捐肾,这还是第一次听说,她们这种孝老亲情很值得全社会去学习、去崇尚。”

  吴晓红、吴晓梅捐肾救父之举,在中小学校、个体户当中也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学生们纷纷拿出平日积攒的零用钱捐款,一名中学生说:“吴晓红、吴晓梅两个姐姐的事迹太感人了。她俩让我们知道了今后如何更好地去孝敬老人,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我们虽是生意人,不少人认为我们只认钱,其实我们也有爱心,一颗胜过‘爱’钱的心。”一位个体户说。嘉荫县林业局的一名下岗女职工很困难,但她却从微薄的生活费中拿出5元钱捐给吴俊。她说:“虽然,我也是需要别人帮助的人,但是,他们比我更需要帮助。”
 
  县委宣传部任桂嫣部长说:“这次向社会发出关于向吴俊捐款的倡议,为不幸而贫困的农民家庭捐款,这在嘉荫捐资救助活动史上尚属首次,其目的就是弘扬家庭和社会美德,营造和构建文明健康和谐的社会。”
 
  12月12日,已和父亲到达北京的吴晓红给记者打电话。她说:“经过几天在路上的颠簸,父亲的身体更加虚弱,由于途中不能透析,父亲的全身浮肿得厉害。为了省钱,我们租了一间房子住下,购买了做饭用的用具,现在已联系好了一家能做换肾手术的医院,但是由于父亲的尿毒症而引发的心脏病、肺积水、高血压等综合病症也十分严重,得需先稳定这些病情后,才能实施换肾手术,父亲目前正在做透析,昨日医生从父亲的肺部抽出了许多积水。”说到这,晓红的声音有些沙哑。一会她又接着说:“我在远隔万里之遥的北京,感谢家乡继续为我们捐款的好心人们。是你们用爱心给了我救父亲的力量和信心。过两天,我妹妹也将来北京,我们一块去进行肾配型,谁的肾好、合适,就用谁的,大约在半个月以后,医院就可以给父亲做肾移植手术了,我们期待着那一天的到来。有新情况,我随时打电话告诉你。”

  昨晚,记者到嘉荫县实强电脑服务中心往报社传姐妹俩的照片时,业主听说这事后,分文未收,迅速将图片传往报社。

    目前,社会各界捐款仍在继续。

责任编辑:岳同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