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赫哲人养牛“牛”气了
2004-12-17 09:30:14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2月17日电 隆冬时节,屋外滴水成冰。但在同江市赫哲族渔民尤伟波的股份制养牛场里,却温暖如春,热闹异常。第二批牛犊陆续降生,忙着接产,几天都没睡好觉,可这两天牛主人还一直是满脸笑容。想靠养牛发家的赫哲族村民,也前来观看取经,还暗自打着算盘。今年春天从山东引进的136头西门塔尔母牛已产牛犊40多头,成牛后少说也能卖五六万。这牛犊就是希望,就是财富,能不乐吗。

    走下渔船,牵起黄牛。几年前还是“囊中羞涩”的打鱼人,现在却成了腰缠万贯的养牛大户,如今在同江市八岔赫哲族乡渔业村,赫哲渔民尤伟波成了远近闻名的人物。他不仅自己放弃祖祖辈辈传统的渔猎生产方式,转而发展肉牛生产,而且还带动其他赫哲族渔民走上股份制养牛的新路,把全村变成了养牛专业村。

    濒临松黑两江的同江市草原面积大,又与市场广阔的俄罗斯隔江相望,大力发展牛经济,大有可为。同江市一个又一个扶持发展黄牛的优惠政策让苦于找不到致富门路的尤伟波看到了希望:凡是养10头以上的基础母牛大户,提供15亩饲料地;凡外来养牛户,优先承包草原,并免收15年草原承包管理费;凡专业养牛大户,有关部门挂牌保护,全程跟踪服务。

    在市里优惠政策的扶持下,尤伟波从外地购进了几头西门塔尔基础母牛开始了转产。在畜牧部门防疫、繁育、管理的指导下,他很快掌握了肉牛饲养的有关知识,成为养牛的行家。在他的精心饲养和科学管理下,他饲养的肉牛逐渐增肥。通过坚持科学饲养,不断淘汰更新品种,对自家的肉牛进行繁育改良,尤伟波养牛规模像滚雪球似的发展起来,由当初的几头黄牛发展到现在20多头,每年的纯收入都达到3万余元。

    为了更好地发展养牛业,今年7月初,尤伟波决心实行圈养肉牛,在同江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他联合渔业村其他农民成立了股份制养牛场,建立了四栋共1100平方米的牛舍。在尤伟波的带动下,农民们打破各自为战做法,将自家的牛牵出庭院,住进牛舍,过上了统一管理的集体生活,实行分户管理、统一协调,由有经验的土专家负责每日饲料的配制,定期从防疫站请来工作人员作防疫工作。养牛业正在成为赫哲族渔业村里的一项主导产业。

责任编辑:朱丹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