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22日电21日是冬至,数九寒天,哈市最低气温达到零下28摄氏度,寒冷的天气为市民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今天,记者乘坐了哈市13条线路的公交车,亲身体验冬季乘车难。在记者乘坐的13条线路的公交车中,大部分公交车存在密封不严、等客以及不报站等问题。
■不报站名 乘客下错车
11时左右,记者登上了车牌号为黑A21612的109路公交车。记者看到,两个车门之间,以及车门与车体之间都留着大约一拳宽的缝隙,车窗玻璃已经结了厚厚的一层霜。记者站在车门附近只觉得呼呼的冷风吹在身上。车里的乘客即使穿着棉衣、戴着帽子、围着围脖,还不时地搓手、跺脚。在车牌号为黑A19624的16路公交车内,车窗上同样结着霜。车虽然在行驶中,可车门却裂着一条大缝,飕飕的寒风刮进车内。乘客们有的缩着脖子,将头埋在胸前;有的抱着双臂,不时地打哆嗦。
■司机等客 乘客怨言多
12时30分左右,记者在秋林公司车站乘坐了车牌号为黑A33020的18路公交车。车进站后,乘客们陆续上了车。这时,司机并没有关车门,而是在原地等客。这时,前门、后门、以及后门附近的车窗都开着。记者站在车里,只觉得冷风入骨。5分钟后,车才启动。
13时左右,记者在建设街乘坐了车牌号为黑A20256的14路空调车。由于天气比较冷,等车的乘客看见空调车进站就赶紧往车上涌。可乘客们上完车后,司机却不急于发车。当下一辆14路车进站后,司机才发动车子。
■车门漏风 车内温度低
13时20分左右,记者在哈市红十字中心医院站前乘坐了车牌号为黑A82903的56路公交车。车内没有乘务员,车前方的电子显示牌不停显示着“光宇电子”这4个字,而不是下一站的站点名称。在沿途经过建国街、前进路、公路大桥等站点时,均没有报站。一位站在门口的女士不停地看着后门上方贴着的行车线路图,并不时用手刮掉玻璃窗上的霜,从刮掉霜的玻璃窗处向外仔细看,辨认车行驶到什么位置。同时,还向附近的乘客询问到工程街还有几站。当车到达经纬十二到街时,这位乘客说了句“好像到了”,便下了车。
在记者所乘坐的13条线路的公交车中,虽然大部分公交车的配套设施及配套服务不尽如人意,但也不乏设施齐全、服务到位的公交车。记者乘坐一辆55路公交车,刚一上车,就感觉到了车内的温暖气息。而且,当车一启动后,乘务员就会先报下一站的站点名称,等车进站时,乘务员会再报一次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