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12月29日电 2002年夏,哈尔滨车辆段职工魏树山陪妻子回鹤岗探亲时,偶然得知了李维清老人的传奇经历,并了解到:这位参加革命近50年没回过家乡的老人,最大心愿就是能再回家乡看看。为了圆老人这个梦,魏树山想方设法为老人筹集回家路费,几经周折终于把老人送回家乡。
11岁参加部队的“小鬼妹”
李维清1932年出生在惠阳县澳头镇岭澳村,当时这里是东江纵队的驻地。她出生3个月时,父母因为叛徒出卖被敌人双双杀害,好心邻居收养了她。11岁那年,东江纵队接到情报连夜转移,部队出发一个多小时,发现李维清跟在后面,部队首长看她态度十分坚决,离村屯又很远了,便收留了她。就这样,李维清11岁就成为东江纵队一名战士。
到全国解放,被战士们称为“小鬼妹”的李维清已是17岁的老兵了。在李维清老人保留的《回乡转业建设军人登记表》上,清楚地记载着她共参加过17次战役,负轻重伤各一次。
响应号召随夫转业北大荒
1954年,被保送到解放军粤北军区军官训练队并提升为班长的李维清,与来自黑龙江省勃力县的战士刘殿臣组成家庭,并于当年响应号召,随丈夫回北大荒参加生产建设。
20世纪60年代初,李维清因种种原因与丈夫离了婚,带着两个未成年孩子生活。在此期间,她曾多次给家乡写信,想寻找当年的舅舅,但不知什么原因都被退了回来,后来她也不抱希望了。
20世纪90年代初,在区街小厂工作的李维清因工厂倒闭下岗,儿子和儿媳离了婚,10岁的小孙子就靠她抚养。自那时起,她和小孙子就靠政府每月发给的154元固定补助金生活,2002年才办了低保。
哈尔滨人帮她圆了回乡梦
魏树山被李维清老人的传奇经历深深感动,他问老人最大心愿是什么?老人说:“不知今生能不能回老家一趟,看一眼家乡的大海!”魏树山当即保证:“我一定要让您老回家乡看一看。”
魏树山每月工资仅700多元,爱人又长年有病。可为了兑现诺言,他省吃俭用为老人积赞路费。他把老人的情况向广东省有关部门进行了反映,后经多次与广东省妇联和《惠州日报》联系,终于等到了好消息:《惠州日报》决定派记者来核实,如果情况属实,要接李维清“回家”看看。
当年11月初,受惠州市委组织部、宣传部委托,《惠州日报》两位记者来到哈市,在魏树山协助下完成核实工作后,魏树山陪李维清老人一起登上飞往深圳的飞机。
传奇经历写成电视连续剧
到了惠州,由于李维清老家在建大亚湾核电站时,村子都迁走了,找了一星期也没找到岭澳村。魏树山买来深圳市地图,领着老人对照地图反复查找。最后终于找到了岭澳村。在亲人、战友和乡亲们的热情陪同下,李维清老人来到深圳市龙岗区大鹏镇革命烈士纪念碑前,在112名烈士英名中,她的名字赫然排在第4排右数第4位。据当地领导介绍:全国解放后,村里一直没有李维清的音信,以为她在战斗中牺牲了。后来在建烈士纪念碑时,就把她的名字也刻上了。
如今,73岁的李维清在家乡安享幸福晚年。酷爱文学的魏树山回哈尔滨后,决心把老人的传奇经历写成剧本教育后人。日前,他创作的剧本《“烈士”还活着》已经封笔,并按深圳电视台的要求改写成17集电视连续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