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2月31日电 题:弱势群体的贴心人——记黑龙江省廉洁从政标兵、鹤岗市劳动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徐颖
2001年10月,徐颖从鹤岗市纪委副书记的岗位调入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任党组书记、局长。当时,鹤岗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离退休人员养老资金缺口达上千万元,失业保险金已8个月没有发放,下岗职工达6万人,每年新增劳动力1万人,致使劳动信访占全市信访总量的三分之二以上。
她深感责任的重大。每天到她办公室来要求解决问题的少则三、五人,多则四、五十人,她坚持能解决的立即解决,暂时解决不了的耐心说明情况。一天下来,口干舌燥,筋疲力尽。于是她与班子成员研究成立了由她任组长,全体班子成员参加的信访接待领导小组。每周一至周五安排两名业务人员专职接待信访。每周六、周日由班子成员轮流值班接待信访,实行首问负责制,谁接待的谁负责解决,当时解决不了的班子集体研究,一周内必须解决,绝不能因为工作人员失误或服务不到位让弱势群体寒心。
半年之后,经过全局上下积极努力,多年陈积的老大难问题逐一得以解决,新的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使鹤岗市一度增长的劳动者上访由高峰开始回落。
在上访问题平息下来以后,徐颖又向全局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必须履行好自己的职能:一是让劳动者就业;二是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从劳动就业上看,鹤岗市地域偏僻,多数企业都不太景气,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她和党组一班人经过反复研究,决定着眼长远,创新思路,积极探索符合实际的就业发展战略。
第一,构建全方位的就业服务平台。徐颖与一班人把视野投向下岗失业人员,创造性地组建了市、县(区)就业局、办事处劳动保障工作事务所、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服务站,形成了四级劳动保障工作服务网络,并公开招聘劳动保障工作助理员169人充实到社区,为两县、六区就业局、市区34个办事处。
第二,实施就业走向跟踪经济发展的战略。她带领一班人向全国发放《鹤岗市劳动力资源信息卡》,构建多方位的劳务输出信息网络,寻求劳务合作伙伴。目前,鹤岗已与全国13个地市以及俄罗斯、韩国的企业、集团公司建立起劳务合作关系,近几年,全市共输送到省内外劳务人员超万名。
第三,落实政策促进就业。近几年,鹤岗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在全市核发了《再就业优惠证》2万册,为持证人员减免税费达120多万元。针对“4050”人员年龄大、文化程度低、无技能,就业难的实际,开发了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协理员、保洁保绿、治安联防员等公益性岗位3777个,并按月兑现了岗位补贴和社保补贴人均每月346.4元,缓解了大龄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三年来,全市累计实现就业4.2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劳动能力鉴定是一项棘手的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一听说要劳动能力鉴定了,亲戚、朋友,还有领导全都找上门来,这个写条子,那个打电话,要求照顾。去年进行职工劳动能力鉴定时,徐颖在班子会上说:“劳动能力鉴定就是个刺猬,我们也得碰,不能因为破不开情面就置职工群众的利益于不顾。”劳动能力鉴定自始至终严格把关,结果,有100多个想通过劳动能力鉴定赖个工伤级别的人都没有达到目的。由于公平公正,劳动能力鉴定过后,风平浪静,无一人上访告状。
在就业保障上,徐颖带领全局同志通过开展“百日攻坚战”、监察年检、审计稽核等有效措施,采取抓大户、攻难户、不漏小户、接续散户等手段,收缴率由2001年的89%上升到2004年的96%。在省里有关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不仅确保了全市离退休人员养老保险金的按时足额发放,而且补发了拖欠的988万失业保险金。
三年来,通过开展3次声势浩大的“为农民工追讨打工钱”战役,他们共为农民工讨回工钱389万元。许多农民工自发地送来锦旗、牌匾、镜子以表达谢意。
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徐颖都严格要求自己。她上任以来,班子先后提拔了3批干部,都是公开竞聘上岗。徐颖心里装着群众的甘与苦。在鹤岗市一提起她,人们准会说,她是弱势群体的贴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