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1月4日电 近日,哈尔滨市消协公布了2004年四季度投诉分析报告,报告显示,接待1.8万人次,受理投诉403件,解决394件,挽回损失36万余元。 按投诉类别分,百货类、家用电子电器类和服务类居投诉前三位,分别占投诉总量的32.8%、26.8%和23.1%。 质量问题是消费者反映的热点,占投诉案件的七成,其中多为食品类。
据消协有关人士介绍,根据消费者反映和实际调查,存在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对原料质量把关不严,从一些小加工点和小作坊进料,质量和卫生很难保证;生产者对出厂的食品应当注明的生产日期,保质期,贮存方式、条件等不予标明或标明不清。消费者王某在南岗区一超市购买一块生猪肉,当天回家食用后,全家人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腹痛、恶心、呕吐和腹泻等症状,王某将剩余猪肉送省检疫中心检验,认定是病猪肉。经消协调解,超市赔偿其1000元。
另外,有不少消费者反映,保健食品宣传夸大其词,往往以能治疗疾病为卖点,误导消费者。消费者石某在一专卖店购买保健食品“甲壳质”和“紫芝康元”各一瓶,当时商家说可治疗脑瘤,三天见效,但食用后根本不见任何效果。经消协调解,商家给消费者退货并加倍赔偿。
消协投诉部部长潘明辉提醒消费者,一些外包装不透明的食品,如有变质或异物时,很难从外观看清,但打开包装后,消费者和销售商往往各执一词,责任很难分清。此外, 一些现场制作食品,当日没有销售完第二天又继续销售,但由于贮存不当,可能会变质。消费者在购买以上两种食品时,要格外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