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鸡西市2004年劳动力转移赚回四亿多
2005-01-04 15:30:12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月4日电 日前,从鸡西市农委劳转办获悉,2004年,全市共转移农村劳动力12.9万人,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35.4%。其中,国外6270人、省外15689人、省内107041人。转移劳动力实现劳务收入4.6亿元,农民人均劳务收入67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实现历史性突破。

    “文件多、培训多、信息多、渠道多、就业多”是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显著特点。文件多,讲的是党和政府的关怀多。今年,我市陆续制定出台下发了有关农民工培训实施方案、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若干意见和转移工作考核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文件和通知,把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千方百计拓宽转移渠道,按照上述文件精神,全市大力开展了覆盖到县(市)区、乡、村的劳动力档案建立和微机录入工作,并于上半年顺利录入到省农村劳动力转移网资源库内。

    鸡西市按照“政府推动、学校主办、部门监管、农民受益"的原则,以县(市)区为单位积极申报阳光工程项目,对具备承担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任务、并保证受培训农民85%以上实现转移就业的公办、民办学校进行摸底、排查,正式确定9处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基地,争取到国家和省40万元培训资金。同时。鸡西市还投资100万元购置了楼房、微机和大型数控显示屏,建成市农村劳动力输出中心,集咨询、求职、登记、信息发布于一体,为展示鸡西市劳务特点、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起到了桥梁纽带作用。

    与此同时,各县(市)还针对区域特点开展定向培训,定向就业。

    如麻山区结合麻山石墨资源丰富、用工量大的特点。专门开设石墨选矿和电焊专业的培训,使农民工增强了打工技能,做到了富余劳动力就地转化。

    据悉,鸡西市2004年还组成劳务考察队,参加了黑龙江—二大连、北京、天津3个劳务对接会,签订涉及8810余人的多份意向性用工协议。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正不断向规范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日前,虎林市成人中专被省教育厅列为市级重点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重点培训计算机、SYB劳动技能。

责任编辑:朱丹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