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5日电 绿色食品四个硬指标居全国第一
在2004年底结束的中国绿色食品上海博览会上,不仅采购商洽谈签约踊跃,现场购销也异常火暴:赋闲在家的大伯大妈来了,请了假的工薪阶层来了,开车购物的白领来了……为期5天的博览会除签订总金额为8.5亿元的购销合同23项外,还售出产品近20吨,销售额突破百万元。上海有关方面会后统计,目前来自黑龙江省的绿色、有机、无公害食品已占到该市食品市场30%以上的份额,高居各省产品之首。
年终岁尾的这个喜讯,为2004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盘点过去的一年,从3月的新、马、泰绿色食品展销、6月的第十五届哈洽会,到8月的国际农业博览会、9月绿博会、10月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每一次大型食品展销活动,都见证着黑龙江省绿色食品的辉煌与发展。种植面积、认证产品数、生产总量、销售收入,四个硬指标居全国第一。
绿色食品种植面积增长31.5%
到2004年底,全省绿色食品种植面积比上年增长31.5%,达2380万亩,占全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16%多。全省绿色食品生产总量可达1110万吨以上,加工量468万吨,实现销售收入132亿元,绿色种养殖业产值可达195亿元以上,占全省农业总产值的20%左右。据初步统计,2004年,我省每个农民从绿色(无公害、有机)食品直接获得的纯收入至少866元。
绿色食品产业面临诸多挑战
日前省农委组织有关部门,分别对绥化、佳木斯、伊春、鸡西等地市9个县(市)进行了调研。结果显示,在黑龙江省,适应现代市场变化的绿色食品营销服务体系还不完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的规模化程度还不够高,骨干加工企业的牵动能力还不够大,支撑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推进机制还需进一步强化。更不容忽视的是,在充满重大机遇的同时,我省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还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全国各地都已经越来越充分地认识到绿色食品开发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牵动作用,所采取的推进措施和扶持力度逐渐加大,如此,黑龙江省独具的先期优势正逐步减弱;另一方面,不少国家通过技术壁垒设置农产品进口障碍,这些都成为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