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合作=创新=富裕 黑龙江4000多个农民合作组织撑起一片天
2005-01-05 14:00:57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月5日电 近年,黑龙江省涌现出来的4000多个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为农村经济撑起了一片新天地,展现出农村经济的巨大活力。

    “联合”带动一方经济

    在集贤县东风村的黑油砂土地上种粮食,地力差、产量低,而种植西瓜却周期短、见效快。两年前,在农民和当地涉农部门的共同探索中,村上的板子房瓜菜协会成立了,并通过工商部门注册了“板子房”西瓜品牌商标。如今,板子房瓜菜协会不仅吸收了全村90%%以上的农户,而且已经发展到以本村为核心,辐射周边乡村、农场以及桦川县部分村镇的空前规模。西瓜总的种植面积达到4.5万亩,总产量达到5600万公斤,年创产值2900万元。有600多户农民参加协会,人均收入突破1万元。板子房瓜菜协会带动了当地餐饮服务业、装卸搬运业及草编业的发展。

    “联合”创出农业生产新模式

    双城市有2万多养奶牛的农户,养了16.5万头奶牛。这是一个巨大的专业生产群体。他们自然而然地走上了“联合”,成立了养牛生产者协会,农民通过协会与双城雀巢公司形成了一个利益联合体。过去的“单打独斗”,现在成了“群体作战”。企业对农户的养殖技术有什么要求,农户对企业服务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都可以通过协会来解决。“牛经济”真的在双城发展起来了,双城农民每年在雀巢公司的收入高达6亿多元,2004年的双城农民人均收入中,畜牧业收入达到2166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7%。

    黑龙江省供销社合作指导处处长吕长华说,这种形成的“农户 专业合作组织 龙头企业”新的产业化组织模式,是一种农民和企业双赢的好办法。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新引擎”

    据统计,目前,我省共有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4000多个,带动农户40多万户,助农增收十几亿元。

    黑龙江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较快,但思想认识不到位、引导和支持力度不大、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注册门槛高等问题,也日益暴露在其成长的过程中。

    尽管如此,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会日益发展壮大起来的。

责任编辑:朱丹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