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1月12日电 哈尔滨市府新闻办11日召开本年度首次新闻发布会,哈尔滨市公安局、市法院新闻发言人就哈尔滨市社会治安形势及执行难等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答记者问。
人均发案最低 严防犯罪勿麻痹
记者:哈尔滨市去年刑事发案在全国处于什么水平?请预测今年哈尔滨市的社会治安形势。
发言人:去年,哈尔滨市刑事发案有所下降,人均发案在全国14个有数字可比的大城市中最低。对于今年的社会治安形势依然不能麻痹和乐观。随着企、事业单位改革的展开,哈尔滨市面临的形势和问题十分突出。今后一个时期,刑事犯罪不仅会持续高发,且将出现严重暴力化、智能化、集团化等倾向。
目前,哈尔滨市安全防范制度、防范设施和管理手段尚不健全,加之群众自我防护意识薄弱,极易给犯罪分子造成可乘之机。盗窃、抢劫、抢夺、诈骗等多发性侵财犯罪将大量发生;受社会不良心态影响,报复社会、发泄不满的严重暴力犯罪活动将增多;由盗窃、抢劫、强奸等犯罪转化成伤害甚至杀人,及由民间纠纷激化演变成侵犯公民人身和民主权利的案件也会有所增多。
高压严打不变 扎实推进创安
记者:今年是哈尔滨市开展创建“平安哈尔滨”活动的第二年,也是哈尔滨市实施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关键之年,公安机关将如何更好地发挥主力军作用,确保治安大局的稳定?
发言人:公安机关将继续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创安”工作部署,深化公安警务体制改革,努力建立有效的打击、防范、控制工作体系。
——按照“始终保持对刑事犯罪活动的高压态势,提高打击的针对性、主动性和时效性”的总要求,加强刑侦工作基础建设和刑侦队伍专业化建设,建立精确高效的打击工作体系,提高对重大案件、疑难案件的攻坚能力,提升侦查破案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全力推进以社区巡控、路面巡逻、内部防控、场所控制、农村防范和卡点堵截等防控网络建设,增强控制动态治安的能力。同时将开展各类严打战役。
——加大技防投入,整合社会资源,调动群众参与,探索建立全社会的预防犯罪体系。
辟建泊车空间 管理打击并举
记者:盗窃机动车案件一直是老百姓比较关注的问题,公安机关将采取哪些措施控制此类犯罪?
发言人:几年来,哈尔滨市盗窃机动车案件有所增加。哈尔滨市现有312000辆机动车,除去收费停车场、单位院内和车库等现有泊车位,有20余万辆要露天散放。被盗车辆中,多为中低档汽车,车辆防盗系统功能脆弱和司机安全意识差也是造成此类案件发生的原因。目前,公安机关已建议由市委、市政府牵头,协调城建、城市规划部门,加快辟建停车场(点),制定出台相关制度和收费标准。公安机关将协调相关部门,为车辆安装卫星定位、防盗抢设备等。
此外,公安部门还将采取以下具体措施打击盗车犯罪:一是组建专业队伍。目前,市区两级刑侦部门已组建了打击盗抢机动车专业中队,重点打击涉车犯罪。二是加强居民区管理控制。各派出所与有关部门协商,选聘下岗职工在停车场(点)昼夜看护车辆;对企、事业单位机动车进行登记,签订安全责任状;在有条件的居民小区安装电子监控设备。三是加大监管力度。刑侦部门组织相关部门对全市机动车修理行业建立档案,实行微机管理,并开展经常性监督检查。四是控制堵塞销赃渠道。各级刑侦部门抽调专人进驻“哈尔滨市旧机动车交易市场”,发现线索,打击犯罪。
提供优质服务 推出便民举措
记者:实现哈尔滨市加快发展、大发展是市委九届三次全会确定的主题,公安机关如何结合职能为哈尔滨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发言人:公安机关要在努力维护好社会治安稳定的同时,全力以赴为哈尔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服务。这些年,公安机关执法状况有了很大的转变,但仍然存在问题。公安机关将进一步强化执法意识,提高执法效能,规范执法行为,强化执法监督。将在消防、治安、交通、户政和出入境管理等方面,推行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改革,继续推出机动车办理、落户等方面的系列便民措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优质服务。
巡护街路庭院 保证佳节平安
记者:历年春节、元宵节等都是侵财犯罪活动的高发期,公安机关将采取哪些措施加强打击此类犯罪?
发言人:公安部门具体将采取以下三项措施:一是切实强化社区治安防控,让所有的巡逻车巡起来,警灯、楼灯亮起来。把群防群治力量动员组织起来,看好楼、护好院、把住门,力争把入室盗窃和楼道抢劫案件压到最低。二是进一步加大社会面巡控力度,市局巡防警力全部投入治安复杂地区和重点部位巡逻;交警除加强路面巡逻外,将全面提高治安卡点堵控工作等级,及时打击现行犯罪;市公安局机关每天抽调民警投入夜间执勤巡逻。三是组织专门警力深入公共聚集场所、重点地区,及时打击扒窃和盗抢机动车等犯罪活动。
建队伍打战役 重点突破“执行难”
记者:法院生效判决裁定的“执行难”一直是群众比较关心的问题,请问市法院为解决这一问题采取了哪些措施,实际效果如何?
发言人:“执行难”已成为一个社会性问题,为破解此难题,市法院去年首先解决自身问题,开展了思想、作风、纪律、工作、组织“五整顿”活动,使队伍建设、执行工作步入良性循环,共执结案件19313件,执结标的额30.6亿元。
针对执行难外部问题,市法院集中组织了四项战役,即“打击妨碍执行活动”;与公安、检察机关联合下发《关于办理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犯罪案件有关程序的暂行规定》,从快打击此类违法行为;开展集中清理涉异地债权集中清理活动;开展集中清理银行债权执行会战。
今年,市法院将围绕机制建设,进一步拓展执行工作思路。积极参与国家信用体系建设,依法打击拒执行为,力争使“执行难”问题的解决取得突破性进展。
解决涉法上访 院长庭长包案
记者:涉法上访问题近年来比较突出,对此,市法院采取了什么办法解决?成效如何?
发言人:开展涉法上访会战以来,市法院党组每周召开一次主要领导督办会,听取全系统每件信访案件的推进落实情况,逐渐形成了全员抓信访、全程抓信访的工作格局。
——通报与考核结合。对涉法上访案件包案到人,超时未结,通报到人;通报与日常考核、年终考评挂钩;对审判人员个人,根据上访案件绝对数进行排序;部门出现因枉法裁判造成集体上访,或对涉法上访案件有案不查、瞒案不报、拖案不办和采取放任态度,致使矛盾激化、事态扩大,造成恶劣影响的,实行一票否决。
——领导包案。规定各基层法院的正、副院长,市院各主管院长、各业务庭正、副庭长包保涉法上访案件,亲历亲为,保质保量,限时办结。对弄虚作假虚报办结或超时不能办结的,直接通报包案领导。
目前,哈尔滨市两级法院通过五轮领导包案,使483件涉法访案件息访476件,其中,对124起有理访案件纠正107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