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14日电 新年伊始,肇东市财政收入再传佳讯:2004年全口径财政收入达6.89亿元,一般性预算收入6.3599亿元,同比增长1.009亿元。据省财政部门统计,肇东市财政收入在全省县级市中位列第一。从2001年起,肇东财政收入每年都以8000万元的速度增加,四年间从3.5亿元,跃升到6.89亿元,近于翻番。
节节攀升的财政收入,越做越大的财政“蛋糕”,动力何在?追根溯源,环境的保障,大项目的支撑,民营企业和第三产业的兴起,使得财政收入“红箭头”一路蹿升。肇东始终把环境建设当作“生命线”,从2002年起,他们就给外来企业挂上了“重点保护单位”的牌匾,挡住了“吃拿卡要”,斩断了伸向企业的黑手。对纳税2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先后成立了6个定向服务的办公室。华润酒精有限公司是最早成立办公室的企业之一。当初,对于派驻企业的工作人员黄润才,公司还有些不接纳。有一次企业的运粮车被扣了,他们试探性地找老黄协调。没想到,老黄一去就“搞定”,从此,老黄成了企业的“座上宾”。2003年成立的服务伊利办公室,已为企业办实事60多件。去年,这个市通过市场运作等方式,投资2.1亿元建设了城市道路、给排水等14个工程。
街宽了、灯亮了、树绿了,引来美国通用磨坊公司、中石油管道局、山东华信等一批大企业集团相继落户,投资额达42.29亿元。
大项目花开果丰,不尽财源滚滚来。近年来,肇东新上投资超千万,产值超亿元大项目36个,去年新引建亿元以上的大项目达7个,财政收入中,70%以上来自于大项目。依托玉米资源建设的成福集团玉米深加工项目,总投资达8亿元,已成为全国产业化龙头企业。去年开工的三期赖氨酸工程项目,年实现利税1.2亿元。依托畜牧资源,伊利集团投资1.5亿元,建设14条液体奶生产线,日处理鲜奶700吨,年创利税1.1亿元,同时拉动肇东奶牛由四年前的2.8万头激增至11.3万头,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部分。香港福和集团2003年投资2.1亿元建设的中药制剂提纯项目,年实现利税1亿元。
民营企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壮大,也日益充盈着肇东的财政口袋。全市现已形成了以成福集团为代表的粮食化工民营企业,以汇中锅炉燃料油、长海润滑油为代表的石油化工民营企业,以福和制药为代表的医药化工民营企业,以东龙节能为代表的机械设备加工民营企业,这些骨干企业去年提供税金8100万元,比上年增加1500万元,成为拉动财政收入的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