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旧)科技·卫生
搜 索
中国绕月探测工程科学家来哈尔滨作报告 揭开探月神秘面纱
2005-01-14 14:00:24 来源:东北网-生活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1月14日电 13日,中国宇航学会深空探测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年会在哈工大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一百余名科学家汇聚省城,中国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和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现场为科学家们作了报告。记者有了与探月专家近距离接触的机会,揭开了探月的神秘面纱。

    据中国绕月探测工程总指挥栾恩杰透露,代号为“嫦娥工程”的中国月球探测计划正在紧张有序进行,我国首次探月将在2007年实现,目前国内13家科研单位正在抢造“月球车”。

    “绕”月分三步

    据介绍,2003年,中国深空探测工程——“嫦娥工程”正式启动。“嫦娥工程”整个过程分“绕”、“落”、“回”三步。2004年至2007年实现探月一期工程“绕”,“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将发射升空;2007年至2012年实现探月二期工程“落”;2012年至2017年实现探月三期工程“回”。

    中国绕月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说,“嫦娥一号”探测卫星将完成4大科学任务,即获取月球表面三维影像,分析月球表面有用元素含量和物质类型的分布特点,探测月壤厚度,以及探测地月空间环境。

    抢造“月球车”

    “月球车”又叫“登月机器人”,是对月球进行考察、分析、取样的专用车辆,分为无人遥控和有人驾驶两种。我国目前研究的重点主要是无人遥控月球车。

    据了解,哈工大是国内最早研究月球车的科研单位,从1999年到现在,已研制开发了“六轮摇臂转向架式”、“两轮并列式”和“行星轮式”三种月球车,其中两轮并列式月球车是由哈工大完全自主设计研制的,月球车缓冲着陆装置、自动潜入月壤模拟装置也相继研发成功。

    2012年将探火星

    欧阳自远介绍,探月二期“落月工程”在2012年完成以后,将尽快实施我国首次火星探测工程。我国还将开展小行星与彗星的相关研究。对小行星和彗星的研究将有助于研究地球上矿产资源的分布。对小行星和彗星的探测将有助人们研究组成太阳系的原始物质,探索太阳系的起源与变化,研究防止小天体撞击地球的方案以及小行星和彗星可能的开发利用前景。

责任编辑:朱丹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