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21日电 18日,在东北地区大中城市供水企业改革研讨会上,来自沈阳、长春和哈尔滨的供排水企业,就企业政企分开后面临的改革课题,进行了深入研讨,大家在发言中否定了出卖水厂,进而影响了城市供水统一调配的简单做法。
沈阳:先卖再买教训深
沈阳市为解决供水企业存在的垄断经营、服务质量差、价格高、企业亏损、建设资金匮乏等一系列问题,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沈阳供水企业在产权制度上进行了一系列改革。1995年,沈阳市政府决定将第八水厂的一半资产出售给中法水务投资公司,并于1999年,卖出第八水厂的全部资产。
由于种种原因,沈阳市政府不得不回购第八水厂,目前,回购工作已完成,但外方仍要求中方支付中止服务协议的违约金1000万元。中法水务在此次回购获得溢价收入2500万元,将第八水厂转让沈发展前已收益3年高额固定回报,还可能获得不少于1000万元的违约金。
同样,在1996年,为缓解沈阳市供水紧张局面,采用BOT方式,由沈阳市自来水总公司与汇津中国有限公司合作,建设第九水厂。由于自1999年末以后,城建资金再未列支,造成拖欠外方投资回报,到2000年,沈阳市自来水总公司在此宗交易中亏损高达2亿多元。根据国家关于清理固定投资回报的要求,目前股权全部回购方案仍在协商中。
沈阳专家对此总结说,产权制度多元化改革的方向是对的。外资进入供水行业,解决供水设施的建设资金紧缺的问题,带来经营管理的技术,提高经营管理效率,有效地降低了运营成本。但不规范的运作使中方的利益遭受了巨大损失。此外,片面追求融资成功的速度,缺乏国际商业项目运作经验,忽略了融资的条件以及在项目运作过程中的各种风险,没有进行规范运作也吃了大亏。
哈尔滨:政企分开与城建同步
哈供排水集团同样面临着供水企业改革问题。据相关人士介绍,哈尔滨供排水集团组建后,企业改革的第一要务就是政企分开,在保证城市供水安全的前提下,不会走一卖了之的弯路。
据了解,随着松北和呼兰新区的设立,供排水今年的改革思路是整合城市供排水资源,做到和城建同步发展。目前,哈尔滨的城市供排水亟待破解的难点问题有二次供水“婆家”多、反窃水缺乏法律武器和产权制度改革亟待深化等。
据哈供排水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的工作和改革目标首先是抓紧推进完善松北新区供排水体系,全面接管松北区自来水厂,代管污水处理设施;二是积极参与南岗区127.7平方公里四大科技园区和36平方公里群力新区的供水体系统筹规划;三是结合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完善供水管网功能,在工业园区和城郊结合部发展大的工企用户,不断延伸供排水服务半径,扩大生产经营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