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1月23日电 老鼎丰由国有变民营已有半年。日前,老鼎丰传来佳音,6个月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0%。2004年8月,老鼎丰月饼出口日本,首次走出国门。前几天,台湾一个商人要以3600万元买断老鼎丰的品牌,董事长李克文说,一个亿也不卖。老鼎丰的品牌应该在哈尔滨的土地上重新发扬光大。
国有老鼎丰由于旧机制等因素的束缚,厂房陈旧、设备老化、产量低、市场覆盖面小,经营上仅够“年吃年用”,无力做大做强。为了保住和把老鼎丰品牌做大,政府决定将老鼎丰整体出售,民营哈尔滨月亮湾开发公司以1027万元胜夺。
由于是传统工艺,要把老品牌做大做强,必须留住人才。73岁的厂长徐玉铎,是老鼎丰第三代传人,享受国务院科技津贴,年过七旬还在笫一线工作。2004年,厂里花了30多万给他买了台轿车,还给他100万股份,月工资1万块。徐玉铎说:“我早就到了退休的年龄,厂里又选我当劳模。人家对我这样‘莫合莫合’的(山东方言‘再好不过’的意思),不把企业干好,对得起谁呀!”
民营企业刚入主时,职工担心老鼎丰的牌子保不住。现在大家都说,民营机制让老鼎丰品牌资产翻了番。
经过半年民营体制的运作,职工切实感受到和以往大不相同:全员聘用,没有了“铁交椅”、“铁饭碗”,管理制度有板有眼,人人有了紧迫感,危机感。干好了有奖,干不好受罚,甚至丢“饭碗”。现在谁也不敢拿食品送人,要送人自己掏腰包。中秋节时,董事长、总经理都自掏腰包买月饼送人。
糕点厂急需上电梯、包馅机、和面机、打蛋机等先进设备。董事长、总经理听了汇报,到实地察看后,当场拍板投入百万元上设备。厂里的干部说,这事要是在过去,不转悠个一年半载不会有结果的。
过去是坐等客上门,没有推销人员,没有专卖网点。改制后,成立了销售中心,变坐商为走商,注入资金,在全市铺设了四个专卖网点,销量立即上去了。
据了解,该企业已投入1000万元进行设备改造。三年后,将实现产值6000万,是现在的三倍,2010年,将实现产值1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