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大森林大油田大煤矿大粮仓 黑龙江气候虽寒投资热
2005-01-31 08:40:43 来源:人民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1月31日电 今天出版的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发了题为《大森林 大油田 大煤矿 大粮仓 黑龙江气候虽寒投资热》的文章,重点报道了前进中的黑龙江招商引资成就。全文如下:

    虽属寒地,却成热土。一组数据正在对此做出佐证:2004年前10个月,黑龙江省新批外商投资企业项目210项,同比增长10.53%;合同外资金额15.45亿美元,同比增长28.52%;实际利用外资金额10.61亿美元,同比增长20.23%,增长率超过全国平均水平。

    仅以哈尔滨市为例,外资来源已由过去的中国香港、台湾地区占主导地位,开始向韩国、日本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拓展,投资国家和地区已达50个;外资投资领域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高新技术产业、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等领域扩展,投资方向与哈市产业政策日趋一致,利用外资结构趋向合理。

    黑土地因何而热?在宾县投资20多亿元的浙江海运集团总裁杨健雄的回答颇有代表性:黑龙江省是一个大宝藏,多年沉睡;中央做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决定,开发宝藏的最佳时机到了。

    2004年以来,全省共组织不同形式的招商活动300次,参与的中外客商和企业达6万多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3倍多。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170多个商务团组不远千里来黑龙江探求合作,国内上海、广东、浙江、福建等发达地区的客商更是不甘落后,数以亿计的资金注入到老工业基地改造的重点项目中。

    目前,佳通轮胎、哈啤等企业已经通过引进外部资本实现多赢;哈药集团、哈轴集团、东轻公司等省市联动抓改制改组的重点大企业,正马不停蹄地与中外战略投资者进行洽谈,新一轮国企改革的热潮正在招商引资的大背景下卓有成效地运作。

    濒临松花江,与著名风景区太阳岛隔江相望,原哈尔滨车辆厂的厂址是哈尔滨市黄金地段之一。该厂的历史可以和它所在的这座城市相提并论,1898年开始建设的车辆厂至今已经超过百年。上海爱建看中了这里,对哈尔滨进行了近百亿元的投资,他们坚信这投资能带来巨额的回报。当年代表爱建来考察的王昌达说,如果在上海能拿到100万平方米濒临黄浦江或苏州河的土地,利润不可想象。出于同样的理由,香港世茂集团也选择了在龙江大手笔投资。

    大森林、大油田、大煤矿、大粮仓,当南方省市缺水、缺电、缺煤时,黑龙江省的优势更加明显。

    边陲城市黑河,吸引了上海新高潮集团签订造林建厂项目,建设年产12万立方米的中高密度纤维板生产线。俄罗斯充裕的电力资源输入黑河,引来八方厂商到合作区辟建加工园区,丹麦等客商兴建的7台工业硅冶炼炉已有6台投入运营。北京一家公司看好黑河优惠的电价,欲在加工园区兴建特种合金生产基地。美国吉斯达(黑河)物流中心,在黑河建设118万平方米物流中心,目前到位资金630万美元,正在进行项目前期工作。

    正是这些“黄金要素”使得黑龙江外商投资的质量和规模有了明显提高。哈尔滨市新批投资总额500万美元以上项目18项,合同外资金额70328万美元,占全市新批合同外资额的95.7%。

    新批外商独资企业占有较大比重增长迅猛。在新批外商投资企业项目中外商独资企业39户,占新批项目数的56.5%。

    去年初,黑龙江省就明确了“要营造外来投资成本低、回报快的比较优势”目标,并确定2004年为“改善环境年”。与此同时,省长张左己任组长,省委副书记刘东辉、副省长王利民任副组长,各职能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招商引资年工作领导小组成立,并成立了专门的招商引资服务机构。

    随着一大批优势产业的引入,企业对政府服务的要求逐步提高,黑龙江省陆续邀请了60多位国内外经济学专家和企业家,分期分批地对该省近800名县处级以上干部进行招商引资及项目管理方面的培训,全省上下共唱一台招商戏。“只要企业有百分之一与我们合作的想法,我们会做百分之百的努力;只要企业提出的要求有百分之一是合理的,我们会百分之百的热忱给予解决。”黑龙江这片神奇的土地将会带给人们更多的神奇。

责任编辑:张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