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1月31日电昔日因取水距离过远或水质不合格而面临吃水难的黑龙江农民,如今大部分都已喝上合格的饮用水。据黑龙江省水利厅统计,自2000年以来全省已有465万农村人口告别了“吃水难”,占全省农村饮水困难总人口的87%。
黑龙江省是全国农村人畜饮水解困工作的重点省份之一,全省人均和亩均占有水资源量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1%和70%,属于缺水省份。2000年,国家启动了农村饮水解困工程建设。按照标准,黑龙江省有10240个村屯、533万人存在饮水困难。其中,313万人为水源性饮水困难,220万人为水质性饮水困难。
据黑龙江省水利厅统计,从2000年至2004年,全省累计下达农村饮水解困工程项目总投资12.3亿元,累计下达解困计划8837个村屯、465.96万人。截至2004年底,全部完成了水源工程建设任务。经过几年来的努力,黑龙江省部分缺水农村的基本生存条件得到了明显改善,消除了个别地区氟中毒、甲状腺肿等地方病对人的危害。
按照计划,今年黑龙江省将继续完成1000个村屯、50万人的饮水解困任务。
责任编辑:刘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