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沉迷电视电脑持续用眼时间长 警惕孩子视频终端症
2005-01-31 15:30:55 来源:东北网-生活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1月31日电 据去年末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数据表明,我国小学生近视发生率为22.78%,中学生为55.22%,高中生为70.34%,全国综合近视率平均值为45.04%。

    而今年1月末,哈尔滨市眼科医院依据中小学生体检数据进行的长期调研分析显示:哈尔滨市除了大学生近视率与全国水平基本持平外,高中、初中、小学生的近视率都高于全国水平,其低龄化现象日益严重。两会期间,中小学生的近视率不断上升这一问题,也受到政协委员们的密切关注,纷纷建议相关政府部门采取应对措施。

    近日,记者走访了哈尔滨市的几家医院,对此问题展开了调查。

    中小学生七成眼睛近视

    近日,哈尔滨市道外区政协委员带领高级验目师为哈尔滨市第四中学、107中学的1051名学生进行了义务视力检测。结果显示,接受检测的学生中近视比例高达74.69%,并呈上升趋势。

    1月末,哈工大附中在对学生进行常规视力检查中发现,初三学年的一个班40个学生有36人患近视,近视率达90%%,而该校其他各学年学生视力正常率平均不到三成。

    哈尔滨市眼科医院的一项抽样调查也表明:哈尔滨市中小学生眼睛正常率只有30%,有七成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近视。

    同时,记者相继走访调查了哈尔滨市儿童医院、眼科医院、哈医大一院、哈医大二院、哈工大医院等几家医院,发现目前哈尔滨市中小学生近视率直线上升,并出现市内学校近视率高于外县学校、重点学校高于非重点学校、成绩较好者高于成绩较差者的趋势。

    “视频终端症”在作怪

    针对中小学生近视率上升的问题,专家分析认为,造成中小学生眼睛近视的原因除了每天学习时间长、一次持续用眼时间长、睡眠时间短、课外活动少等综合因素外,一种影响视力的新疾病——视频终端症对中小学生视力产生的隐患不容忽视。

    25日,哈尔滨市眼科医院张医生在谈到“视频终端症”时表现出忧虑。据其讲,多数家长认为近视是由于孩子学习太累、每天用眼时间过长所致。实际上,眼科专家普遍认为青少年近视愈演愈烈的一个重要原因可能是因为孩子自小形成沉迷于电视、电脑的习惯,造成长期视疲劳,导致孩子发育到一定年龄阶段出现“视频终端症”。

    据张医生介绍,近视患者中,少部分人源于遗传因素,而大多数人是后天所致。不良的用眼习惯和环境的影响才是真正的原因。不少家长认为让孩子看电视可以增长知识,有的家长竟然将几个月大的婴儿抱到电视前;有的家长提前对孩子进行早教,两三岁的儿童看书、学琴、学画。让视力还没有发育健全的孩子过早地产生视觉疲劳,必然会影响儿童视力。过去儿童的近视多从小学开始,而现在很多儿童的近视已从幼儿园开始了,来医院就诊的最小的近视儿童才两岁。而且,许多家长认为近视不是病,对孩子视力不重视,直到近视情形严重才来医院,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

    谨防治疗近视虚假宣传

    哈尔滨市眼科医院专家指出,青少年首先要了解自己视力减退的原因,只有确定是屈光不正而非疾病引起的视力问题,才有配镜的必要。而且青少年处在初发阶段,一般不主张配戴眼镜,因为大部分属于假性近视,通过有效的治疗是可以恢复的。但哈市很多个体眼镜业主往往为牟利误导消费者,让很多孩子认为长期戴一副眼镜近视度数会飞涨,需定期更换新眼镜来控制近视度数的增长。此外也存在一些商家打着治疗近视的招牌误导消费者的现象。

    据哈尔滨市消协有关资料显示,目前社会上关于治疗和矫正少年儿童近视眼的广告名目繁多,有各种保健器具、中医药疗法、眼部按摩等。有些人打着中医药的旗号,借助针灸、按摩、汤药等手段,到中小学校游说,宣称“可有效治疗近视”,使很多家长上当受骗。有关专家提醒家长,发现孩子视力下降或者眼睛不适,要带孩子到正规医院检查,确定孩子是否患了近视。不要听信虚假广告,不要过分依赖药物、按摩、治疗仪等,以免延误纠正孩子近视的最佳时机。

    在省政协九届三次会议上,省政协委员满伟男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应严格要求学校按国家规定的学习卫生标准达标;定期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视察、调研,为政府献策;加大舆论监督力度,对损害学生视力健康的学校进行曝光,同时对好的做法及时宣传。

责任编辑:朱丹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