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上访大户”为什么成“感谢之人”?
2005-02-01 20:46:01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2月1日电  特写:“上访大户”为什么变成了“感谢之人”——“真抓就有希望!”

    毕国昌

  2月1日,阴历二十三。清晨,“小年”细碎的雪儿再次装扮着冰城哈尔滨的俏丽。

  “对不对呀,可别弄错了。”“错不了,你看你看,63万6(元),这不写得明明白白嘛。”杨宏和妻子的这段对话里,流露着满意和喜悦。此前,一秒钟前,他还不敢相信这是真事儿。



储蓄所里排满了兑付的上访户
  

究竟怎么回事呀?这建国路上,道里区人民法院紧挨着的哈尔滨市商业银行的一家小储蓄所门前一下子变得热闹非常。记者听说哈尔滨市道里区乡政小区被拆迁上访4年半的问题,598万元的动迁款今天终于可以支付了,也好信儿前来看个究竟。

  “这小年给我们兑付这个钱,倒有点像给我们这些上访户发放红包。”杨宏他们以前找过记者反映过这个事,那时他们的一肚子的气,一脸的愤怒。现在,记者看到这些上访大户的脸上都挂着喜气儿,有的是俩口子结伴来的,有的是一家老少都来的,有的还喊上了亲戚朋友助威的。此刻他们的心情呀,甭提有多高兴了,真是喜气洋洋。这不光是要领回属于自己的那份钱,主要因为赢了官司,中国人不就讲究人活一口气嘛。杨宏拉住记者的手就是不放,“求你一件事儿,你们能不能写篇文章,好好表扬一下我们的刘星明。”杨宏又掏出那张存折给记者看,“这件事能有头,还得说是市委王颖(副)书记指示人家联席会真抓实干,不是刘星明接手办案,这钱就没指望了。”

  这些昔日上访大户今天都集合到这储蓄所领取4年多前的房屋款,这里的故事儿真得用筐挑。原来,2000年6月4日,哈尔滨市东来房地产开发公司拆迁了道里区乡政街一片住房,在拆迁地建造了远东大市场搞零售经营。2001年初,大市场开张了,可被动迁的24户原有的商家却被置之于外,即不按事先的约定安排门市房,也不按违约合同兑付违约金,而这些过去靠开小饭店、小商店和小修理部维持生计的个体经营户,没有门市房就等于失了业,生活的艰难可想而知。这4年半的时间,他们从区里找到市里,由市里告到省上,再由省城上访到北京。他们甚至围堵省委主要领导的住宅,以期造势扩大影响。漫漫上访路,着急又生气,谁愿意打这个官司,可是又没有办法。区里、市里到省里的领导都有批示,都认为这24户动迁户诉讼有理、告得合法,就连建设部长汪光涛也支持他们的诉讼请求,两次将黑龙江省建设厅和哈尔滨市相关领导召到北京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案,而且做出限期解决的最后裁定。

  就凭建设部、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重视和态度,照理可以顺理成章地解决问题了,可是所有具体办案单位都在资金问题上一筹莫展。开发商一开始就做下了扣儿:东来开发公司的董事长徐东来在远东大市场还没建成时,就向银行贷款举债1个多亿,现已无力偿还动迁户的动迁款,更没钱对他们进行违约赔偿。被抓到拘留所的徐东来有吃有喝也有女人,跟在外边差不太多,怕什么,你急他才不急呢。养得白白胖胖的徐东来公然声称,“你押我可以,可我没钱又能拿我怎么办?”哈尔滨市做出决定,从市财政拿出567万元解决上访户的燃眉之急。


  事情果真如此吗?11月28日,哈尔滨市处理信访突发问题及群体事件联席会议办公室(联席会)的接过案件后,市委副书记王颖批示:“请联(席会)办把这件事做到底,啃下这块硬骨头。”按照市委领导的批示要求,联席会对开发商的实际财产进行深入的调查摸底,最后终于把徐东来的家底搞得个水落石出。按照徐东来的话说就是,“这个联席会真历害,碰上他们算倒了八辈子的霉了。”联席会把徐东来隐藏在开发区的二处办公楼查清,依法进行了拍卖,一次性获得583万元,但用于动迁户的住房款还有不少缺口;联席会接着组织远东大市场的招租,并用招租款补上缺口。这样才有了今天的这个兑付现场。


  “你让我说,我就是一个问题,一个感慨。”汪光杰只拿到了99993元钱,却是这4年多带头上访的头儿,他在道里区法院的门口,跟记者说这话时,泪眼里充满了说不清的复杂感情,“自古以来就是欠债还钱,明摆着的事却是拖了4年半。为什么到了联席会手上不到2个月就解决了?”汪光杰捋了捋已是花白的头发儿,“这里说明一个问题,这就是真抓,真抓让我们看到了希望。”



已是满头白发的盛世林在认真填写自己的兑付单据

储蓄所的支付工作有条不紊,临近下午2点多了, 66岁的盛世林老汉最后一个拿到了253332元房屋动迁款和违约补偿金。迎着外边飘洒着的雪花儿走出储蓄所真是大喜望外,他捋了捋这几年因打官司变得全白了的头发,兴奋地告诉记者:“不管怎么说,我们赢了,这个年可以吃一顿舒心的饺子了。”

盛世林填写的兑付单据有253332元的字样

责任编辑:隋洪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