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4日电 随着新春佳节的临近,市场上各类肉禽满目,这些肉品来路是否合法安全,如何把好管理关,引发社会的关注。
私屠滥宰还在继续
2004年12月1日,黑龙江省颁布了关于畜禽屠宰的新法规——《黑龙江省畜禽管理办法》。其中规定了猪、牛、羊、鸡、鸭、鹅、犬、马、骡、驴等十个品种的畜禽必须进行统一的检疫和屠宰。
据省政府法制办公室刘处长介绍,根据新的管理办法,需要进行定点屠宰的已不仅局限于生猪一个种类,而是进一步扩大了范围,该条例的颁布实施是为了进一步规范城市里的畜禽管理,堵住病死、染疫畜禽流入市场的通道,最大限度减小对人类的危害,同时也杜绝了在对畜禽进行私屠滥宰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
根据新法规的规定,在街头或市场上对畜禽进行宰杀是被严格禁止的。然而这种私屠滥宰行为仍在继续。2005年1月末,在哈尔滨市香坊区横道街上的一个小市场,两三家经营着活鸡现杀的小商贩生意依旧是红红火火的,七八十只活鸡养在鸡笼里,这些鸡不停地扇动着翅膀,扇起的灰尘和羽毛飘飞在空中,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鸡粪味道,许多从此经过的行人都是掩鼻而过。不时有人前来讨价还价,谈妥之后,卖主便开始挑鸡、杀鸡、放血、褪毛,最终顾客提着一只只剥得精光的鸡走了,卖主美滋滋地数着到手的钞票。
卖鸡的小商贩说,活鸡的价格要比死鸡高出一些,但是很受欢迎,现在许多买活鸡的都是回头客,每天都能卖出四五十只。据了解,没有执法人员对此进行取缔或处罚。
哈尔滨市道里区经纬街上的一家朝鲜饭馆,业主每隔几天就要在门前杀狗。饭店门前的一棵大树成了杀狗的工具。杀狗的时候,饭店的厨师将一条绳索套在狗的脖子上,通过树杈将狗吊起来,不一会儿狗就咽气了。之后是烧狗毛、剥狗皮,整个过程全都在街上进行,既血腥、又残忍,而这些狗的来源无人知晓。据了解,哈尔滨一些早市、夜市里随意宰杀羊、鸽子等畜禽的现象仍在进行,这种情况在城市的郊区农贸市场尤为严重。
屠宰刀为何难管
为什么新颁布的法规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呢?
据省法制办公室刘处长介绍,农村的一些农民宰杀食用自己家养的畜禽,不列为私屠滥宰的范畴,除此以外的对没有经过检疫的畜禽进行宰杀、出售的行为都是被明令禁止的。
据了解,目前黑龙江省畜禽屠宰还没有实行集中管理。新法规颁布以后,禁止宰杀的畜禽范围扩大了,而条例的具体执行人也分成几个不同的部门,省商务厅下属的畜禽管理部门负责对进行集中屠宰的单位进行管理检疫,同时也担负着对私屠滥宰进行打击的职责;各地市县的工商局负责对市场内的私屠滥宰和未检疫的畜禽进行管理和取缔;而街头上的一些私屠滥宰现象则由当地的综合行政执法局负责取缔和处罚。由于是多家管理,专业性和执法力度无法良好衔接,有些执法人员没有尽到职责,进而出现互相推诿,管理产生真空,这是一些地区私屠滥宰依旧还在进行的重要原因。
哈尔滨市道里区综合行政执法局人士说,由于广大市民对我省颁布的《畜禽管理办法》并不太了解,很少有人前来举报,而执法人员有限,为打击带来难度。
出路何在
省法制办人士认为,要彻底消灭私屠滥宰现象必须双管齐下,一是要进行最广的宣传,让人们知道私屠滥宰的害处,自觉地进行抵制,发现一个举报一个,使私屠滥宰现象人人喊打,没有藏身之处;二是各执法部门应切实地负起自己的职责,对私屠滥宰进行严厉的处罚和取缔,从源头上制止私屠滥宰的发生,这样才能彻底的消灭这种现象。
省商务厅屠宰管理所张同志说,应进一步加强对畜禽进行集中屠宰工作的推进力度。
集中屠宰有三大好处,其中一点是有益防止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人畜共患的病共有近700种,其中的禽流感就是多发病。没经过检疫的狗肉,人们食用后可能患上悬毛虫,没经检疫的猪可能会传染绦虫、囊虫,等等;第二,私屠滥宰还会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许多屠宰户将畜禽的皮毛、内脏、血水到处乱扔,严重地影响环境卫生,工作环境脏,宰杀过的畜禽不卫生不干净,人食用就要影响健康,而在正规单位进行的集中屠宰就完全可以杜绝这一情况,经过严格检疫和消毒程序的畜禽肉,人们可以放心食用;此外集中屠宰逐渐步入良性循环之后还可以促进相关畜禽行业龙头企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