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8日电2004年是国家振兴老工业基地第一年,黑龙江省科技部门围绕老工业基地振兴需要,着力抓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对一批重大和重点科技项目展开攻关,并推动一批科技成果实现了产业化。在2004年度国家拟授科技奖励项目234。项中,黑龙江省占有21项,约占全国拟授奖项目总数的9%,进入全国前六名,为历年最高。
过去的一年黑龙江省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取得重要进展。哈工大牵头自主研制的“试验卫星一号”的发射成功,是哈工大继参与“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项目关键技术研究后,在航天领域取得的另一个重大成就,标志着我国小卫星研制技术取得重要突破。此外,中国船舶重工集团 703所在中小型燃气轮机技术引进、产品国产化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中国电子科技集团49研究所在推动汽车电子产业发展、哈尔滨焊接研究所在大型发电设备及大型煤化工设备的材料与焊接技术研究中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哈尔滨工程大学研制成功的核动力仿真系统为我国开发研制新型核动力装置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省石化研究院在继续开发载人飞船、运载火箭结构胶的同时,还为汽车工业、支线客机和直升飞机制造业研发了十多个系列、数十个品种的专用胶粘剂,产品被越来越多的国内汽车制造、飞机制造企业认同和采用,并已经批量出口美国。
2004年黑龙江省科技部门围绕老工业基地振兴积极组织实施项目申报,14个项目获得了科技部第一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专项行动的立项支持。与此同时,在装备制造、石油化工、新能源、食品加工、医药工业、森林工业、现代农业、国际合作和高新技术等领域,用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专项资金支持“红外线配套智能车号跟踪装置”等100个具备产业化条件的项目。结合黑龙江省重点产业技术问题,进行重点攻关,共安排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项目95项。
省科技厅不靳创新科技立项评审机制,2004年全省共有150个项目列入科技部各类计划,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同时我省在去年科技经费预算中调整资金分配结构和比例,对农业领域和高新技术领域的科技投入增加了20%。在具体项目资金安排上,加大了对公益性、公共性和共性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投入力度,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