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9日电 日前,黑龙江通河县浓河镇农权村农民刘文从上海到哈尔滨的火车上走下来,他高兴地告诉记者,自己是从天津回来的,回家过年。刘文两年前在一个老乡的介绍下来到天津,在市郊开了个农机修配部,小店不大但生意不错。去年一年挣了两万多块钱.他说:“这可比在家种地可强多了。”
“要想富,出劳务;一人出劳务,一家都致富。”这些黑龙江农村新的流行语,在走出去的人们身上,一次次地得到了验证。
“要想富,出劳务;一人出劳务,一家都致富。”这些黑龙江农村新的流行语,在走出去的人们身上,一次次地得到了验证。
2004年初,黑龙江省把农民工培训作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中之重,制定出台了《黑龙江省2004-2005年百万农民工培训方案》和《黑龙江省阳光工程实施方案》。招标认定了各级各类农民工培训机构560家,县农广校、职教中心、技工学校和职业高中都成为农民工的培训基地,各县市培训基地积极与外地联合,辟开了一条以培训促进转移的新通道。今年经过培训的50万农民工,45万人已实现了转移就业。泰来县山东海泰技校联合办学,培训电子操作工,培训后的技工成了山东省电子企业的香饽饽。庆安县在哈尔滨市工程技术学校建立培训基地,通过该校培训输出大批农民工。
通过培训,外出务工人员的路宽了,工作种类也在逐渐发生变化。林口县在大连市恒发箱包厂、爱立晶制衣公司和一家外资空调企业等单位的520名务工人员,已全部成为生产骨干和技术能手,部分人员还当上了车间主任、部门经理,月薪在2000元以上。他们西装革履、精神饱满,告别了“一身尘土出苦力”的形象。鹤岗市萝北县东明朝鲜族乡今年境外输出农民工1400人,占全乡总人口的40%,这些鹤岗市的“龙哥龙妹”远赴韩、俄、日、美等国,从事着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龙哥龙妹”已经成为黑龙江外出打工人员的昵称。
克山礼仪、依兰厨艺、鹤岗保安、宝清家政、五大连池和牡丹江导游、大庆宾馆酒店服务等8个农村劳务品牌,让“龙哥龙妹”在京、津、沪、粤等地有了一张求职任职的护照。这些劳务输出的品牌,也是黑龙江省做强“打工经济”、进一步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不可或缺的无形资产。
2004年,黑龙江省外出打工人员已经达百万,劳务收入102亿元。这不单是农村经济中一个数字化的目标,在人们对有文化、有技能的当代农民刮目相看之时,“龙哥龙妹”外出创业的路还会越走越远,越走越畅。
通过培训,外出务工人员的路宽了,工作种类也在逐渐发生变化。林口县在大连市恒发箱包厂、爱立晶制衣公司和一家外资空调企业等单位的520名务工人员,已全部成为生产骨干和技术能手,部分人员还当上了车间主任、部门经理,月薪在2000元以上。他们西装革履、精神饱满,告别了“一身尘土出苦力”的形象。鹤岗市萝北县东明朝鲜族乡今年境外输出农民工1400人,占全乡总人口的40%,这些鹤岗市的“龙哥龙妹”远赴韩、俄、日、美等国,从事着技术工作和管理工作。“龙哥龙妹”已经成为黑龙江外出打工人员的昵称。
克山礼仪、依兰厨艺、鹤岗保安、宝清家政、五大连池和牡丹江导游、大庆宾馆酒店服务等8个农村劳务品牌,让“龙哥龙妹”在京、津、沪、粤等地有了一张求职任职的护照。这些劳务输出的品牌,也是黑龙江省做强“打工经济”、进一步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不可或缺的无形资产。
2004年,黑龙江省外出打工人员已经达百万,劳务收入102亿元。这不单是农村经济中一个数字化的目标,在人们对有文化、有技能的当代农民刮目相看之时,“龙哥龙妹”外出创业的路还会越走越远,越走越畅。
图为哈尔滨火车站回家过年的民工。
责任编辑:隋洪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