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牡丹江贸工一体化进程加快 对俄进出口总额增长17.35%
2005-02-16 09:40:24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2月16日电 “酒肉穿肠过”,是过去人们对牡丹江市拥有得天独厚的俄经贸通道,但对地方经济牵动作用不强的评价。而如今,随着外向型经济战略的实施,牡丹江市已经从单纯边贸向正常贸易快速转变,贸工一体化正在形成,区位优势迅速放大。2004年,全市对俄进出口总额实现28.52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35%,占全省的74.6%。

    针对“边热内冷、发展失衡”,牡丹江市积极引导内陆县“借口岸光,打俄罗斯牌”,加快对俄贸易区域经济一体化。目前,穆棱市已与绥芬河建立了协调合作机制,积极打造“中俄边境绿色产业城”,主动搞好与口岸经贸的产业承接,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各类加工企业20多户,仅在下城子工贸园区就引进13户木材加工企业,初步形成了以口岸为基地、内陆县(市)区为延伸的进口木材加工产业链条。去年穆棱市进出口总值实现222.9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9.96%,增幅居全市第一。通过紧紧依托进口资源优势和俄方市场需求,牡市逐步形成以上海高潮、东杨木业、亿新木业等为龙头的木材深加工产业群体;以皓月集团、草原兴发、宁城渔业、天姿食品等企业为龙头的食品出口加工产业群体,使经贸优势转化为进出口加工优势,改变了过去“买南卖南”、“原进原出”的状况。2004年,全市引进域外、境外项目582个,到位资金50.23亿元。绥芬河、东宁两口岸30%的边贸企业已由贸易型转为贸工结合的实体型。

    为改变农产品出口长期以来“辽宁果、山东菜”一统天下,加快对俄出口果菜基地建设,他们积极引进以色列西红柿、日本元葱、韩国胡萝卜等优良果菜品种改良产品。通过强化基地建设,地产蔬菜对俄果菜出口竞争力明显加强,一些品种已经替代了山东、辽宁等省市的蔬菜挤占了俄罗斯市场。去年,全市地产果菜对俄出口达到8.8万吨,占果菜出口量的60%以上,使牡丹江真正成为俄远东地区的“菜篮子”。

    在“引进来”的同时,牡丹江市还积极鼓励企业“走出去”,创建工贸结合、竞争力强的境外市场。目前,牡丹江广电集团、牡丹江康佳集团等50多户企业,在俄罗斯开展HFC传输网络、家电等方面的合资合作,形成了一批有较强实力的跨国经营企业。

责任编辑:朱丹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