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16日电 鹤岗益新煤炭有限责任公司自2001年改制、重组后,紧紧围绕煤炭主体,不断优化生产布局,加大技术改造和生产组织力度,改革调整步伐不断加快,当年生产原煤87万吨,超计划27万吨;扭亏增盈3747万元,实现了当年改制重组,当年见效益;2002年生产原煤124万吨,超计划39万吨,比2001年计划产量翻了一番;2003年生产原煤133万吨,超计划33万吨;2004年生产原煤140万吨,超计划20万吨,原煤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四年累计实现利润1830万元。
鹤岗益新煤炭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是原鹤岗矿务局新一煤矿,是国家“一五”时期原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是新中国煤炭工业的一面旗帜。进入市场经济后,煤炭生产企业传统的计划经济管理模式的诸多弊端逐步显现,企业生产经营形势长期被动。于1999年申报为国家“1440”工程首批关闭破产矿井,2001年1月1日改制重组为“鹤岗益新煤炭有限责任公司”。
重组后的益新公司向科技要效益,推进技术改造,四年来共实施中、北部净化水工程,安设中部热风炉,安设中北部手选工程等重大技改项目,年节约资金400余万元。同时,他们把加强企业管理作为提高效益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首先狠抓成本管理,建立目标成本管理体系,完善成本控制机制,坚持月份资金平衡制度,按月份产量情况,实行动态管理。二是采取多种有效的措施,多层次、多渠道挖潜堵漏,制定完善18项经营管理办法。三是强化物资管理,发挥大型材料组、设备电缆组作用,对物资发放、消耗实施跟踪管理,强化设备调剂,减少了资金投入。四是严格财务管理、合理调度资金,制定了“三项费用”管理规定,降低了非生产性支出,使资金得到合理利用。
以人为本,不断激发人的活力。2002年、2003年该企业被省政府授予“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明星矿”企业,2003年被评为省“双十佳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