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16日电 题:点亮万家灯火——记哈尔滨电业局共产党员李庆长
记者 杜丽华
李庆长,十六大代表、全国公民道德建设先进典型、国家电网公司优质服务十大标兵、黑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一个个耀眼的光环围绕着哈尔滨电业局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面对荣誉,李庆长冷静、坦然而又从容。他依然每天接听着无数的求助传呼,不厌其烦地一个个回着电话,依然背着电工兜走东家窜西家,依然带领着共产党员服务队把光明送到千家万户。
在与李庆长的攀谈中,记者听不到豪迈的语言和感天动地的故事,他反复强调这样一句话:“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就要为群众排忧解难。”他就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要求自己时时“用心”
56岁的李庆长有着30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应各种用电故障游刃有余,然而他却不满足现状。他认真钻研电工技术,通过自学考取了工人高级技师。为了更好地熟悉设备,出现事故时能及时解决,他和同事们走街串巷,勘察线路,走访客户,哪条街的哪条线路什么状况,他都能做到心中有数。他还凭借着丰富的经验把客户可能遇到的用电故障分类,在客户打来求助电话时,他都能及时准确地指导客户处理各种故障。如今, 70%的故障都是在电话中由他指导由客户自行处理。
在工作中,他发现变电亭的老式开关制作粗糙,不安全。他通过仔细研究,用铁皮做了个保护罩,里面垫上绝缘板,近200台老式开关都用上了这种保护罩,共节省经费100多万元。高超的技术、深厚的专业知识,使他在为民服务中有问必答,有求必应。
计算机在现代办公中应用日益广泛,不会计算机的李庆长心里十分焦急。工作之余,他就坐会在计算机前,练指法,学打字,遇到问题经常向同事请教。他说等他学会了电脑,要将客户档案和服务记录都录入到计算机,便于更好地服务客户。
为百姓排忧解难――要求自己要处处“尽心”
对待客户的事,李庆长总是比自己的事还要认真,虽然给自己添了不少麻烦,增加了不少工作量,可他仍然乐此不疲,用他的话说,我是党员,又是劳模,老百姓的事儿,我必须尽心尽力。
由于市政改造工程,哈尔滨九站公园大桥管理站近5年一直没有电,40多名职工就在没电的办公室里工作休息,找了很多部门,一直没有解决电源问题。2004年6月,管理站的同志找到李庆长,他带领同志们到现场调查,发现这属于市政改造遗留问题,与供电部门无关,而且公用电源离此处都很远,施工费时费力费钱。李庆长当即决定把事管到底,他经过多方协调,最终解决了用电问题。当接通电源那一刻,管理站的职工们列队鼓掌,看着那发自内心的感激,李庆长的眼睛湿润了。
南岗区宣文街的丁秀明老人一直独居,一个电闸常年摇摇欲坠地挂在墙上,2003年8月4日,电闸突然断了,老人找到了李庆长。修理好了电闸,他看到电闸周围都是易燃物,一旦发生短路,很容易发生火灾,他又重新把电路看了一遍,并征求大娘的意见,将没有用的电闸去掉,不厌其烦地告诉大娘跳闸时怎么处理。临走,他担心大娘在集中计量箱里找不到自家的开关,又细心地在大娘家的开关上贴上了一块白胶布,大娘拉着他的手,颤抖着双唇,却说不出话来。
树立电力行业新形象――要求自己付出“苦心”
在李庆长接到的传呼中有八成属于供电企业产权外的,也就是说不是他份内的工作。然而不管是份内事还是份外事,只要是群众遇到用电难题找到了他,他都会尽力帮助解决。因为他知道,他不仅仅是李庆长,在人民群众的眼中,他代表的是共产党员的形象。
在工作实践中,李庆长不仅把自己的业务知识手把手交给同事,他还不断总结自己规范服务的经验,归纳为“三统一、四自带、五必须、六不准”的工作标准,希望对全局的优质服务工作能有些指导作用,不枉企业和人民给予他的荣誉。他的工作,得到了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他规范服务的标准成为全局窗口工作人员的活教材,并被写入《哈尔滨电业局共产党员服务队手册》,在全局18支共产党员服务队中广泛推广。
众多的赞誉,并没有让李庆长停滞不前,他不断地更新着自己的服务。2004年,他带领他的服务队走进了尚志社区,在社区内利用讲课、宣传板等形式宣传电力设备中供电企业与房产部门的产权界定,讲解安全用电知识,和一些简单用电故障的处理方法,不定期地参加社区活动,面对面地为社区客户解决用电难题。
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要求自己谨守“诚心”
李庆长严守职业道德,以诚信服务赢得广大群众的赞誉。2004年6月23日的晚上,疲惫了一天的李庆长正要躺下,忽然传呼响了起来。他回电话了解到,哈尔滨东风监狱变电所发生故障,监狱无法正常供电。去还是不去李庆长犹豫了一下,因为变电所的设备都属于监狱自己维护,电业局没有任何责任。但一个监狱没有电,犯人们情绪不稳定,也许会带来严重的后果。想到这里,李庆长立即起身叫上同事赶往变电所。凌晨3时,在他的指导下,变电所一次送电成功。东风监狱的领导颇有感慨地说:“通过这次事,我看到你和共产党员服务队那种对社会强烈的责任感,也看到你们诚挚无私的心灵。”
太平区的白宝升是个低保户,每月只有100多元的低保金,自去年春节电表丢失之后,因为没钱赔表,家中一直停电。2004年6月,他拄着拐找到李庆长说了自己的困境,李庆长向党支部汇报了情况,在李庆长的带动下,客户服务中心的党员们集资了200元钱,为该户安装了电表,还预交了电费。这样的困难户,在李庆长的记录本上已经有10多户。
做一件好事容易,做一辈子好事却很难。李庆长就是这样几十年如一日地为百姓服务,就是这样一件件平凡琐碎的小事点亮了万家灯火,联系着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