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短信拜年成主力 “拇指经济”冲了“年味”
2005-02-17 10:53:15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2月17日电 “祝你:鸡年好时机,发展大契机,聪明察天机,轻松理万机,聚财获商机,晋升占先机,爱情添生机,成功遇良机!”春节期间,精彩的拜年短信排着队通过手机涌入人们眼帘,给拜年增添了几分情趣,也使祝福变得简单。这种拜年方式受到广泛青睐,但也有人提出异议,认为这种短信拜年的方式使传统中国春节的“年味”变淡了。

    除夕这一天,家住哈尔滨市的姜先生的手机就不断遭到亲朋好友各种拜年短信的“狂轰滥炸”。没过多久,姜先生的手机信箱就被挤爆了,姜先生只好不停的删除短信。来而不往非礼也,每收到一条拜年短信他都一一回复,当新年钟声敲响时,姜先生收到和发出的拜年短信不下一百条。姜先生说:“去年还有十多个打电话给我拜年的,今年给我打电话的就两个,全改成手机短信拜年了。”

    拜年是中国人过春节的传统习俗。随着手机的普及,近两年,手机短信逐渐取代明信片和电话拜年,成为中国人拜年的主要形式。而今年春节前,哈市小灵通和移动、联通手机短信的互通,也大大增加了今年春节期间的短信发信量。从大年三十开始,拜年短信就源源不断地飘向各个手机,除夕当天是短信发信量最多的时候。据了解,仅大年三十这一天,哈市联通手机用户的短信发送量就将近2000万条,在夜里23时至零时40分许达到高峰。

    纵览人们收到的拜年短信,可谓五花八门。短信拜年迎合了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和心态,提供了更简单、更便捷、成本更低的拜年形式,积极向上的祝福催人奋进,风趣幽默的短信也为除夕夜增添了几分情趣。

    然而,大量内容雷同,缺乏新意的拜年短信也令人们产生厌烦心理。像“心到!想到!得到!看到!闻到!吃到!福到!运到!财到!春节到,愿我的祝福第一个到,如有人比我早到,请把他的删掉。祝您全家新春快乐!”这条短信,姜先生就收到了近十个类似版本,令他对以短信形式拜年的热情骤减。

    有人非议这种足不出户的“拜”法和“借花献佛”的贺词,认为多数人都从网上寻找祝福短信,或将别人传来的拜年短信传给其他朋友,很少有原创的表达自己的心意祝福,这种方式弱化了传统拜年形式追求的亲情和热闹,多少背离了拜年的本意,将其“判”为“年味儿”越来越淡的“罪魁祸首”。

    鸡年拜年短信五大走红类型

    马屁型

    给英明神武盖世无双、人见人爱花见花开、打遍天下无敌手、情场杀手鬼见愁、天下无双、人称美貌无比心地善良、晕倒一片、迷死一帮的你拜个年。

    口水型

    我,以涮羊肉的温暖,水煮鱼的热烈,白灼虾的鲜美,咕老肉的甜蜜,拉条子的宽广,发面饼的博大,向你表示最真诚的新春祝福。

    夸张型

    别说我无情无义,好歹也花了巨款一角给你发短信,不惜浪费电池电力,顶着电磁辐射生命危险,如此不顾后果就是要提前给你拜个早年。

    “鸡”型

    希望新年,你的好运像鸡便便一样遍地都是,你的胸怀比鸡屁股还大,你走的弯路比鸡脖子还短,关心你的人比鸡毛还多。生活鸡极向上,把握发财的鸡会,把鸡肤保养的青春焕发,事业生鸡勃勃。

    暴力型

    你要是敢新年不快乐,我就把你的脸打成彩屏的,脑袋打成震动的,耳朵打成和弦的,全身打成直板的,再不开心就打成翻盖的,还敢不开心就把你打成二手的。

    相关链接

    春节,累坏了大拇指 工程院院士谈短信引发疾病

    春节长假结束,平时缺的觉是补回了不少,却感觉大拇指酸痛无力。先“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常发短信的“拇指一族”,是不是在春节里给太多人送去了短信祝福?如果是,那么你多半患上了“扳机指”症。中国工程院院士、手外科专家顾玉东教授告诉记者,这一症状的学名叫作腱鞘炎,是由过度收发短信、机械重复同一动作而引起的。

    别小看大拇指上那点点痛。据顾教授介绍,腱鞘炎可轻可重。症状最轻的无需用药,只要让拇指少活动多休息即可;痛得厉害,就要打针,甚至采用封闭疗法了;程度最严重的,还可能要动手术。

    不要因为短信输得既快又多而洋洋得意,也不要养成边走路边发短信的习惯,要知道那正是腱鞘炎的“罪魁祸首”——收发短信过于频繁,会导致拇指肌腱劳损、腱鞘活动受阻甚至彻底动弹不得。

    顾玉东说,人类的身体器官中,最精巧的部分是手部的19块小肌肉。他建议用惯右手的人,回家刻意多用用左手,最好是像弹琴之类的双手协调运动。

责任编辑:朱丹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