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农村“四季歌”出现大变化 宝清农民春节在外忙赚钱
2005-02-19 17:01:13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2月19日电 宝清县四万农民工南下打工,一年抓回一亿四。其中万余农民工过年不回家,在外赚钱。

    “三个月种田、三个月干闲、三个月耍钱、三个月过年。”这曾经是农民的“四季歌”。而今新四季歌是“三个月种田,没一天干闲,看不上耍钱,没时间过年。”“四季歌”何以出现这样大的变化?

    对农民工实行订单培训。订单培训包括素质培训和技能培训两方面内容。素质培训内容包括向农民宣传“五法一条例”、安全生产常识、城市生活常识、公民道德规范、权益保护等,技能培训包括烹调、家电使用等更是五花八门。培训内容贴近城市。培训方式通俗易懂,省时、省钱。城里需要什么工种,县里就培训什么农民工。外面缺少什么工种,县里就培训农民工掌握什么技能。

    得到培训的农民工到哪里去一展身手?县政府领导率队先后到北京西都之春咨询服务公司、山东魏桥纺织集团、天津家政服务公司等10余家规模大、信誉好的用工企业实地考察、洽谈、对接,利用北京、上海等劳务输出对接会,向各大企业推荐自己的农民工,并邀请外地的企业到宝清县参观,以求实现用工单位与农民工对接。该县还建立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信息网,把自己的人力资源宣传出去,把收集到的外地用工情况再通过网络第一时间发布到各村屯。

    万事开头难。为鼓励农村劳动力转移,宝清县政府制定了鼓励农民工外出打工优惠政策,对外出农民工免收两工费,对家庭困难的农民解决首次单程车费,对困难家庭帮助协调解决生产所需的小额贷款,免费法律援助等,为农民外出打工致富打了一针“助推剂”。

    数以万计的农民工走出家门以后,宝清县把“宝清农民工”作为一个产业进行经营。在输出劳动力时坚持“四不输出”:本人不自愿不输出、手续不全不输出,有劣迹行为人不输出、培训不合格不输出。使输出的劳动力在北京、山东等地叫响了“宝清农民工”品牌。朱景兰是宝清县小城子镇青龙山村的村民,一家三口人,在当地算是富裕户,年人均收入已达5000元。参加县里的劳动力转移培训后,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走出了家门。现在她风趣地说:“活不断,钱也挣不完,外面的世界真的很精彩!”在她的带动下,一家三口全部外出打工,今年她家人均收入达到了11000元。宝清县领导对记者说,宝清的劳动力在外地非常受欢迎,隔三差五的就上订单,估计有上万人不能回家过大年。

    宝清农民工在外创出了品牌,得到了巨大的实惠。据统计,宝清县2004年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42304人,平均每户转移富余劳动力1人,使全县农民人均增收683元。政府向外输出的劳动力无一人被退回。

责任编辑:张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