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委员、家长纷纷认为:名校“校中校”应有校车
2005-02-21 06:16:16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晨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2月21日电目前,哈尔滨市收费较高的民办私立学校的学生都是乘坐校车上学、放学的。对此,哈市一些政协委员和学生家长认为,哈市一些公办名校“校中校”对学生收取的高额学费不比私立学校少,他们也应该有学生接送车。

    据哈市教育部门工作人员介绍,目前,哈市共有公办名校开设的中小学校“校中校”30余所。按照国家规定,在义务教育阶段,孩子入学应按照户口所在学区到指定学校免费入学。而名校“校中校”的特点就是可以跨学区招生。初中生每年学费在4000元左右,小学每年也要3000~4000元。这样家长在交学费后,就可以为孩子选择一所教学质量、师资力量相对较强的名校。而由于不是本学区学生,这些孩子通常也就不得不跨区、乘车上学。因此,也可以说名校“校中校”的孩子就是送子车上的主要乘客。

    面对社会上送子车存在的报废车运营、超载运营、违规运营等一系列安全问题,哈市一些学生家长和政协委员同时认为,名校“校中校”既然能在收取高额学费的情况下招收大量的跨学区学生,那么就有义务承担起接送孩子上学、保证学生上学放学路上安全的责任。目前,哈市一些同样靠收费维持教学的民办学校就是这么做的。

    家住哈市南岗区学府路附近的李女士的儿子就在道里区一所知名小学读书,她每年要为儿子支付4000元的学费。进了好学校后,路程远接送孩子上下学的问题也随之让家长头痛。李女士认为,现在哈市名校的收费和民办学校差不多,有的甚至高于民办校。可像德强、松雷、中实等民办私立学校却全都有专车接送孩子上学、放学。挑好学校多花钱家长能接受,可名校“校中校”收费多、服务少却让人难以接受。

    哈市政协委员李晶表示,在目前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的情况下,一些名校纷纷通过“民办公助”等方式大搞扩招是造成孩子需要跨区、乘车上学的主要原因。学校是教书育人、培养祖国未来的地方,不应该只顾赚钱,在收费的同时也应加强服务。哈市政协委员李乃、梁彦德、隋景山、孙家荣等也认为,名校“校中校”也应该给学生提供接送车服务。

责任编辑:张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