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2月21日电 寒假期间,各类眼科医院和配镜中心门庭若市,患者以学生居多。前不久,哈尔滨市“新世纪十佳优秀建筑”评选结果揭晓,一些优秀建筑脱颖而出。这两种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情景,被“光污染”联系在了一起。
有人提出,这次优秀建筑的评选没有考虑到一种长期被忽视的污染———“光污染”,“而这一污染源将会成为21世纪的又一环境杀手,我们的孩子近视率始终居高不下,一定程度也是拜其所赐”。
在国外生活多年的省政协委员冯洪滨对此有所研究。他说,国际上一般将光污染分成3类,即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和彩光污染。“我们的很多建筑物都明显属于白亮污染范畴。即在阳光照射强烈时,城市里建筑物的玻璃幕墙和各种涂料等装饰反射光线,对人视觉造成强刺激。”
哈医大一院眼科医院视光学中心胡琦教授介绍,光污染正严重损害着人们的眼睛。长时间在白色光亮污染环境下工作和生活的人,视网膜和虹膜都会受到程度不同的损害,视力急剧下降,资料显示白内障的发病率高达45%。同时,还会使人头昏心烦,甚至产生失眠、食欲下降、情绪低落、身体乏力等类似神经衰弱的症状。
一直以来,人们关注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等,并采取措施大力整治,但对光污染却重视不够。据统计,我国高中生近视率达60%以上,居世界第二位。有专家认为,近视的主要形成原因是视觉环境,而不是通常所认为的仅仅和用眼习惯及遗传有关。据介绍,视觉环境中的光污染大致可分为三种:一是室外视环境污染,如建筑物外墙;二是室内视环境污染,如室内装修、室内不良的光色环境等;三是局部视环境污染,如书簿纸张、某些工业产品等。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日常生活中的建筑和室内装修采用镜面、瓷砖和白粉墙日益增多,人们几乎使自己处于一个“强光弱色”的“人造视环境”中。
目前,很少有人认识到光污染的危害。据科学测定:一般白粉墙的光反射系数为69%-80%,镜面玻璃的光反射系数为82%-88%,特别光滑的粉墙和洁白的书簿纸张的光反射系数高达90%,比草地、森林或毛面装饰物面高10倍左右,这个数值大大超过了人体所能承受的生理适应范围,构成了现代新的污染源。关注视觉污染,改善视觉环境,已经刻不容缓。
冯洪滨谈到,在倡导大众充分利用光能源的同时,不应忽略光污染给城市人带来的危害,给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对光污染要实施预防为主,制订标准为辅,并采取在明亮的不锈钢厅顶和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的外表刷上一层清漆,以降低光污染危害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