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2月21日电 去年哈尔滨市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516.6亿元,比上年增长20.2%,增幅为改革开放以来第二个历史高点,增速比上年提高2.5个百分点,总量已完成“十五”计划预期目标的97.5%;工业经济效益总体水平大幅提高,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115.1,高出上年10.9个百分点,创历史最高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税、利润分别达到80.8亿元和24.9亿元,增长25.8%和16.4%。工业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1.2%,拉动生产总值增长6.1个百分点。
调查显示,去年哈尔滨市企业景气指数为128.3,比上年上升了3.6个百分点,继续保持在景气区间高位运行。去年四季度,我市工业行业指数为131.0,比上季度提高0.8个百分点;企业家信心指数为121.4,比上季度上升了1.6个百分点。
实感实录
外来投资的杭州娃哈哈集团和临沂新程金锣肉制品有限公司兴隆分公司两户企业去年共完成工业总产值7.5亿元,比上年增长53%。说起去年的生产形势,有关负责人感触颇深:去年企业的订单纷至沓来,企业生产经营形势好,创造了前所未有的增长速度。
国有企业在细数高新技术产品带来的高效益:哈尔滨锅炉厂有限责任公司设计制造的60万千瓦锅炉的大唐盘山发电公司4号机组在全国火电机组60万千瓦级竞赛中夺冠,首台常熟60万千瓦超临界锅炉现场水压一次成功,为国内目前60万千瓦机组选取水压测试最高的水压水平;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自主开发、自行设计制造的国产首台60万千瓦空冷汽轮机组,在我国电力制造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哈尔滨电机厂有限责任公司积极开发和完善1000MW汽轮发电机、燃气轮发电机、超大型混流和大型轴流水轮发电机组、抽水蓄能水轮发电机组产品,提高了产品的科技竞争力。
专家点评
2004年,哈尔滨市深入实施振兴老工业基地战略,牢固树立“工业立市”和“大抓工业,抓大工业”的战略思想,切实发挥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加速推进工业化进程,带动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工业经济持续强势发展,产效实现双赢。工业经济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影响力和带动力进一步增强,“九大引擎”成为领跑哈尔滨市经济发展的动力。
九大引擎
引擎一 重工业生产高速增长,成为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随着全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新一轮经济增长呈现出重工业领先增长的态势,投资类产品市场需求旺盛,哈尔滨市以机械工业为主体的重工业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引擎二 结构调整初见成效,优势行业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快速增长的中坚力量。“十五”以来,哈尔滨市始终把结构调整作为发展的主线,工业经济结构逐步得到优化和升级,优势行业聚集效应显现,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链条不断加长,拉动经济增长的能力不断增强。随着产业集中度的提高,产业集群已见雏形,全市优势行业发展速度加快,对工业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快速增长的中坚力量。
引擎三 机械工业规模迅速扩大,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进一步显现。2004年,哈尔滨市继续整合机械行业现有资源,对存量资产进行了有效重组,加强了与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的合资合作,进一步强化了机械制造业的优势地位。
引擎四 医药工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优势产品规模进一步扩大。哈尔滨市医药工业的装备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产品竞争力明显增强,抗生素原料药及粉针生产基地已初步建成,头孢菌素系列产品生产规模居全国第一位。
引擎五 食品工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工业经济增长的稳定支撑。
引擎六 高新技术产业产品竞争力彰显,成为哈尔滨市经济加快发展的助推器。
引擎七 各种所有制企业竞相发展,共同推动经济快速增长。2004年,哈尔滨市加快新一轮国企改革步伐。在国有企业改革方面,推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快国有资本从一般性竞争领域和中小企业的退出,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通过加快产权制度改革,推进了资产重组,引入增量,盘活存量,激发了工业经济增长的活力。民营工业发展空间更加广阔,活力进一步显现,经济总量、结构和质量都得到显著提升。
引擎八 大企业大集团骨干龙头作用增强,成为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
引擎九 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工业产品出口增势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