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文卫·体育  >  文卫
搜 索
市民加盟冰雪体育助推冰雪产业人气
2005-02-22 10:16:15 来源:东北网-黑龙江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2月22日电 开展群众性冰雪体育运动,是做大冰雪产业的基础性条件,众多市民参与冰雪体育运动,有助于形成城市的冰雪文化特色,扩大和加深冰雪产业的本地人力资源根基。

    场地建设同城市建设结合

    冰雪运动同学校教育结合

    冰雪运动同文化活动结合

    冰雪运动同旅游服务业结合

    冰雪运动同对外宣传结合

    将哈尔滨市建成群众性冰雪体育运动基地

    “群众性冰雪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对于发挥哈尔滨冰雪优势,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作用。”哈尔滨市民革党员刘晓旭这样说。群众性冰雪体育运动,有利于提高哈尔滨市冰雪体育运动的整体水平,为发现和培养优秀冰雪体育人才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同时,它有利于哈尔滨市冬季旅游事业的发展,有利于哈尔滨市商业、服务业的发展,对促进市民对冰雪体育运动用品的需求,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十分有益。

    刘晓旭说,历史上,满族就有户外溜冰的习俗,“八旗子弟”还有大规模排阵溜冰的举动,史称“八旗中盛行冰嬉”。如果在哈尔滨市街头溜冰场,采取以展示满族民族风情为主的多种形式的化妆溜冰,并将群众性的体育运动同宣传民族地域风情结合起来,配以冰舞、冰球、堆雪人、打冰尜比赛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冰雪体育运动,必将为哈尔滨市的冰雪旅游增添新的魅力,为哈尔滨市的冰雪产业添柴助力。

    “目前哈尔滨市开展群众性冰雪运动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群众自发性参加冰雪运动的人群少。在冬季,已很少见到脖子上挂冰鞋的学生,手拿爬犁、冰钎的顽童,这与哈尔滨市的天然冰雪资源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刘晓旭说。主观方面的原因是,哈尔滨市对开展群众性冰雪体育运动的意义认识不深。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只注重极少数尖子人才的培养,忽视了体育运动的群众性特点,没有处理好普及与提高之间的关系。在哈尔滨市各级各类学校,对学生冰雪常识普及不够。特别是在中小学校,只注重升学率,对开展冰雪活动非常淡漠;客观方面,群众性冰雪体育运动的开展,所需硬件支持不够。现今哈尔滨市开展冰雪体育运动的条件远不及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

    “为扭转哈尔滨市开展群众性冰雪体育运动的被动局面,有必要重新对开展群众性冰雪体育运动的意义进行再认识,对开展群众性冰雪体育运动在哈市冰雪产业中战略地位重新认识。”刘晓旭建议要把哈尔滨建成群众性冰雪体育运动基地,为此在具体工作上应做到“五个结合”,即将群众性体育运动场地的建设纳入城市建设的整体规划中,同城市建设结合起来;从娃娃抓起,注重发挥中小学校在开展群众性冰雪体育运动中的作用,将群众性冰雪体育运动同学校教育结合起来;将群众性冰雪体育运动同群众性文化活动结合起来;将群众性冰雪体育运动同旅游、服务业结合起来;将群众性冰雪体育运动同对外宣传结合起来。

    免费冰场布局待完善,管理需加强

    2003年以来,哈尔滨市有关部门相继投资建造公益冰场,丰富群众冰雪体育运动。今年,全市的大型免费冰场更达到了15个。近日,记者走访了几处公益冰场,发现免费冰场在唤起人们冰雪运动激情的同时,也让人们有了更高的期待。

    道里区友谊路与经纬街交叉口处的飞驰滑冰场,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可同时容纳500人滑冰。在现场记者看到,虽然气温接近零下20多摄氏度,但寒冷丝毫没有减低人们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40多岁的郭大姐是一个喜欢运动的人,一提起这个冰场就赞不绝口:“这个冰场建得好啊,充分体现了政府对我们百姓的关怀。我每天都来滑上几个小时。”郭大姐还告诉记者,滑冰让她腰酸背疼的老毛病全没了,整个人也更有精神头,显得年轻了。但同时郭大姐也不无忧虑的说:“政府建冰场的初衷是好的,但投入使用后,应该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现在冰场最大的问题就是管理不到位。比如一些游客不遵守冰场规则,在冰面上任意行走,或者从事其他活动,十分危险。可是,这些却都没有人来管。”记者在采访其他滑冰者时,大家普遍认为,现在冰场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管理不到位。

    大学生小黄家住在开发区,知道这里建了个冰场后,特意约了几个好朋友来滑冰。“以前放寒假就是在家看看电视,上上网,假期生活过得没有什么新意,有了这个冰场就不同了,约上好友来滑滑冰,那感觉就是一个字‘爽’。但是离家太远了。”小黄说,“哈尔滨要是多建几处这样的冰场就好了,那样,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滑冰了。”

    “免费冰场虽然目前还存在一些不足,但其对哈尔滨市冰雪运动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邵韵声告诉记者,免费冰场的建设部门还组织了许多群众参与性强的活动,如家庭趣味运动会、家庭滑雪比赛等,都吸引了很多家庭参加。这样的活动让哈尔滨的“冰雪节”动了起来,本地人的参与也带动了外地游客的参与热情,这必将促进哈市冰雪旅游业的发展。

    应研究人口与场地配置比例

    “一直以来,运动场地不足制约了冬季群众性体育运动的展开。今年,哈尔滨市建了15个大型的免费冰场,已经是这两年最多的了,目前看可以满足群众的需求,但随着参与的人越来越多,肯定满足不了今后的发展需求。”邵韵声告诉记者,随着城市的改造,哈尔滨市可利用的空间越来越小。《体育法》有规定,新建的小区都要预留体育场地,开发商的开发图纸要经体育部门认可后才能开发,但这样的要求根本没人遵守。同时,体育局也提出在新建、扩建、改建场馆时要经体育部门审批备案,但目前也没有引起普遍重视。下一步哈市体育局将会同规划、建设部门就这一问题制定专门办法以督促开发商落实。

    开发商即使不执行有关规定也不会受到任何惩罚,长此以往,体育运动用地自然越来越少。”邵韵声说,2002年,哈尔滨市成立了体育市场管理委员会,下设办公室规范指导体育市场,但只有4个编制,人手明显不足,到各个区县人就更少了,有的区县干脆把文化体育合到了一起,所以目前体育市场的管理仍然很薄弱。

    邵韵声说,目前需要有专家研究多少人口需要一个场地,怎么样才能进行合理配置,以满足人们冬季运动的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规划哈市的冰场建设。同时,不能只靠政府投入建免费冰场,而是要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投资建场地,赞助搞活动,让冬季冰雪场地成为商家投资的又一热点,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百万青少年上冰雪”带动冰雪运动热

    哈尔滨历来有开展群众性冰雪体育运动的传统,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冰球运动更是风靡一时,鼎盛时各机关单位、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都有自己的冰球队,各种类型的冰球比赛常常举行。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当人们的业余生活越来越丰富的时候,群众性冰雪运动却走向低潮。近两年,哈市加大了对群众性冰雪运动的投入,冰雪运动热开始抬头,而群众性冰雪体育运动作为冰雪产业中的重要一环,其作用能否得到最大化的发挥不能不引人关注。

    “从1978年开始,哈尔滨市开展了‘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包括滑冰、滑雪、踢毽子、抽冰尜、健身长跑、冬泳等。几年来一直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哈尔滨市体育局群众体育处处长邵韵声介绍说,“今年上冰雪率已达到80%。在这一活动的带动下,整个哈市冬季冰雪运动呈上升的发展趋势。”与往年相比,今年哈尔滨市冰雪运动形式上更多样,内容上更丰富,参与人数更多,参与人群多元化。同时上冰活动与上雪活动并进,目前已建立了大世界滑雪场、二龙山龙珠滑雪场和吉华滑雪场三个“哈尔滨百万青少年上冰雪雪上运动基地”。

    “百万青少年上冰雪”活动将为提高哈市冰雪体育的整体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将带动更多的人群参与到冰雪运动中来。如假期里很多家长在陪同孩子上冰雪的同时,重新唤回激情,也都纷纷上冰上雪。很多商家也非常愿意将他们的雪场作为“百万青少年上冰雪雪上运动基地”,认为这样可以提升人气,增加收入。

责任编辑:朱丹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