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重大项目稳推进哈尔滨城市管理更精细
2005-02-24 08:40:58 来源:东北网-哈尔滨日报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哈尔滨2月24日电 2月22日,哈尔滨市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市建委、市城管局、市房产住宅局、市环保局、哈物业供热集团5家单位的新闻发言人就百姓关心的城市建设发展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地铁项目等待批复

    记者:地铁是哈尔滨市人民多年来的一大梦想,但至今未能正式实施,请介绍一下该项目的筹备进展情况,哈尔滨地铁何时启动实施?

    发言人:目前,哈尔滨市轨道交通前期筹建工作稳步推进,已确定了轨道交通网络规划;2月7日,国家发改委领导专程来哈尔滨市考察轨道交通项目,认为哈尔滨市轨道交通实施建设时机已经成熟,近期将报国务院审批;已完成一期工程预可研报告,总体设计已基本完成,近期将开展初步设计工作,预计6月末初步设计将完成。该项目一经国家立项批复,即可开工建设。

    记者:去年底,市委主要领导提出要运用生态理念改造何家沟,何家沟整治将成为哈尔滨市转变城市建设观念的一个重要标志和新的起点,请问何家沟整治工程有哪些具体安排?

    发言人:何家沟综合整治项目主要包括污水截流、污水治理、河道整治、两岸绿化、引清水入沟、河道清障及两岸拆迁改造六大工程。日前,已组织国内7家设计单位对沿线景观进行了招标设计,并组织专家论证,同时将设计方案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何家沟综合整治工程将坚持总体规划、分期实施的原则,概算投资19.7亿元,整个工期预计3年,2005年开工,2007年完成。今年,何家沟综合整治项目计划投资7.65亿元,主要安排三项工作:一是沿岸工程用地拆迁;二是污水截流工程;三是完成两个污水处理厂征地60公顷。

    九成垃圾将无害化处理

    记者:春季冰雪开始融化对市容卫生将造成影响,请问城管部门对今年春季市容环境卫生整治工作有哪些安排?

    发言人:市城管局从3月份开始,将专门组织市、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部门、街道办事处以及有关责任单位,采取市、区联动,专业队伍和市民群众齐参战的方式,集中开展为期60天的“春季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活动。整治活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将主要对背街背巷的残雪堆、污冰堆进行彻底清理;第二阶段主要清理冬季残留的垃圾堆、残土堆等,重点清理临街窗外阳台、雨搭等处堆放的杂物,擦拭清洗公共设施的蒙尘;第三阶段,在五一劳动节前夕全面清理乱摆乱放、乱贴乱画等。

    记者:我们的城市每天都要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市民对此十分关注,请问哈尔滨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怎样?下一步有什么具体计划?

    发言人:哈尔滨市日产生活垃圾3500余吨,一年大约130万吨。去年10月,日处理1200吨的向阳垃圾场一期工程投入使用,使哈尔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了47%。2005年,我们将加快推进日处理1200吨的西南部生活垃圾场的建设步伐,争取一期工程投入使用。届时,哈尔滨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将达到90%以上。同时,将积极推进日处理500吨垃圾的火电三焚烧项目。

    再解决383户廉租户住房

    记者:近年哈尔滨市住宅建设和房地产业持续发展,群众的居住条件,特别是危棚区居民的居住环境有了很大改善。请问,今年哈尔滨市住宅建设的重点是什么?

    发言人:今年哈尔滨市住宅建设的重点是“建百姓买得起的房子”,就是大力推进结构调整,控制高档商品房,积极发展中低价位普通商品房,适度发展经济适用住房。年内计划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规模占住宅总规模的80%左右,高档住宅建设总量控制在20%以内。从价格上,2000元/平方米以下的住房建设量占住宅建设总量的40%,2000—3000元/平方米的占总量的40%。特别是经济适用住房价格将控制在1500—1800元/平方米左右。

    记者:实行廉租住房政策以来,哈尔滨市已有700多户住房困难的低保家庭住进了廉租房,请问今年廉租住房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发言人:2003年,哈尔滨市出台了廉租住房管理办法,以租金补贴为主、实物配租为辅,为住房困难的低保家庭解决廉租住房。通过对我市人均住房使用面积6平方米以下的低保家庭进行申报核定,全市有符合条件的廉租户1127户。两年来,市政府累积投入廉租住房资金610万元,为744户廉租户解决了廉租住房。今年,市政府将再投入470万元,解决剩余的383户廉租户的住房问题。同时,将调整廉租户的申报标准,组织对新增廉租户的申报核定,建立廉租户档案,制定解决规划,为更多的廉租家庭逐步改善住房条件。

    环境项目听取公众意见

    记者:扰民污染特别是噪声扰民问题严重侵害群众利益,哈尔滨市去年进行了两个月的专项整治,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居民区歌舞厅、机械加工等噪音问题依然存在,请问环保部门下一步有什么打算?

    发言人:今年,我们将重点在长效工作机制上下功夫,建立和完善防治扰民噪声污染的五项制度:一是要实行项目分类管理及承诺告知制度,制定居民区设立开办的项目分类名录,根据项目对居民居住区环境影响大小分别实行禁办告知、环评告知和承诺告知制度,环境敏感项目通过听证会等形式充分听取公众意见;二是建立业户环保诚信档案管理制度和环保部门、业户、群众三元环保监督体系;三是建立健全扰民噪声投诉统一受理、归口管理、限时办结制度;四是健全扰民噪声污染防治工作联席会议和难点案件联合执法制度,及时协调研究群众关心和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五是建立噪声污染防治法律法规和相关知识的经常化宣传制度。

    记者:哈尔滨市已提出了要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目标,请问哈尔滨市为什么提出这个目标?目前我们距离这个目标还有多远?

    发言人: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活动,是国家为了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而推出的一项重要举措,考核内容包括经济社会、环境质量、环境建设、环境管理4大类及3项基本条件。获得这个称号,不仅是对一个城市现实环境的认可,更是对一个城市未来发展潜力的充分肯定,是我国环境保护的最高荣誉。自1997年以来,在国内外已有较高的认可度,目前全国已有44个城市获得这项殊荣,正在创建的城市已超过100个。

    哈尔滨市即将举办“大冬会”和正在积极申办2014年冬奥会,正朝着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目标迈进,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是上述目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和基础。目前,哈尔滨市已有空气污染指数等17项指标达到或好于模范城市指标,7项指标接近了模范城市指标,城市水域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城市污水处理率、城市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以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4个方面还与模范城指标存在较大差距。目前城市污水处理、磨盘山新水源及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等相关项目均已全面启动和加快建设中,随着这些环境基础设施2007年底前陆续建成投用,哈尔滨市的各项指标也将全面达到环保模范城的标准。

    继续推进集中供热工程

    记者:道里集中供热一期工程已经投用,今年还将继续建设二期工程,请问道里集中供热项目社会效益体现在哪里?

    发言人:一方面,可以改善哈尔滨市民冬季的生存条件。集中供热从根本上改善了供热质量,居民室温可在原来的16摄氏度的基础上提高3—5摄氏度。道里集中供热建成后,受益居民将达到100多万,城市集中供热普及率将由建前的49%提高到64%。另一方面,可以极大地改善环境质量。据统计,冬季市区空气中悬浮颗粒物日均值为0.34毫克/立方米,比非供热期高出70%,仅道里区的小锅炉每天向大气中排放烟尘和二氧化硫几十吨,超过国家规定标准2.64倍。从环保节能上看,道里集中供热工程竣工后,可取消分散供热锅炉1016台,减少烟尘排放1.1万吨、二氧化硫2200吨,年节煤23.2万吨,按目前市价相当于7000多万元。

    记者:燃煤价格大幅上涨,对供热企业将产生哪些影响?

    发言人:在去年全国性煤炭价格上涨的拉动下,今年煤炭价格持续走高。2005年全国煤炭订货会上签约的煤炭价格为每吨330元,较2003年末每吨180—190元的价格上涨了70%多。哈尔滨市热费价格是按照燃煤价格188元/吨为基数核定的,在热费成本中占44%。煤价上涨加大了供热企业的运营成本,严重冲击了供热企业的效益,哈物业供热集团已向市政府提交报告,申请调整热费价格。

责任编辑:朱丹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