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24日电 2005年2月22日至24日,中国企业家论坛第五届年会在亚布力召开。此次年会不仅仅是一次论坛,更是中国企业家的一种生活方式。年会汇聚了中国最活跃的商界领袖,针对业界最新潮流的观点进行深入探讨,是商界精英和思想交流的平台。
一些中国企业家在纳斯达克上市后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使没有办法做到的基业常青,最大的资金烦恼通过上市得到很大程度的解决。中国与美国文化、体制的差异,是否给他们的管理带来烦恼,他们又是如何解决这些烦恼的?23日,UT斯达康吴鹰、空中网总裁杨宁、灵通网CTO叶忻、搜狐网CEO张朝阳等赴美上市先驱,尽管都认为上市利大于弊,但面对主持人的“逼供”,还是“招”了在美国上市的苦辣酸甜。
上市目前还是利大于弊
UT斯达康(中国)公司 总裁兼首席执行官吴鹰:美国财报是一个季度报一次,透明度特别高,如同脱掉衣服跳舞,但是能够促进企业管理更加正规。总体来讲,上市到目前还是利大于弊。你做了上市公司确实有很多麻烦的地方,有时候一个股民从纽约打电话来问股票为什么跌了?我们小心翼翼地问,谢谢您买我们的股票,您有多少股?对方说我有50股。如果公司规模不够大的话,真应该考虑上市是不是一个很好的出路。现在的成本,不但每年财务审计要花钱,如果融资不够多,投资人的折磨你是不是能够忍受得住。我个人认为,中国公司如果做大规模的话,还是利大于弊。很多人说不应该上市受这个罪,但是如果不上市没有那么多钱熬得到今天吗?融了一大笔钱回来之后有发展。我们到国外打国际市场的时候,就因为是美国的上市公司使我们占了一定的优势,我们今年有十亿的收入进入美国市场。
美国证券监管 体系很严谨
空中网总裁杨宁 :空中网去年7月份在美国上市。在美国上市有很多困难,包括忍受煎熬等等,
我们当时提交上市申请表以后,美国证监会发上市意见,150条,我们一听傻眼了,一般100条或者100以内。我们的财务人员、律师、管理团队,整个进入加班状态,花了几天时间不吃不睡进行修改,反馈回去。第二次好很多,50条,一下子减掉了一百条。但为什么还要上市?在中国很多企业觉得上市很好,圈了一大笔钱,好像上市拿回来的钱都是我个人的一样。但在美国上市拿到的这笔钱根本不是你的,这笔钱是公司的。为什么?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上市公司,美国有非常缜密的证监会,我认为这是美国金融市场的关键。证监会监督上市公司的行为,使投资机构也好,还是普通小股民也好,对市场很有信心。证监会帮我们看着上市公司,使他们不敢把圈来的钱放进自己兜里。
在美国上市会遇到文化差异
上海掌上灵通咨询有限公司CTO叶忻:在上市过程中有很多感受。痛苦的地方是,你面临着很大部分的投资者是一个美国的投资者,他不了解中国的社会,更不能了解中国手机应用的情况。在美国很少有人发短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只能不断给他们讲为什么这个需求是存在的。
美国投资人非常严厉,尤其是在你的股票做得不好的情况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很多的经营很多的同事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是很艰苦的。但是中国如何走向世界,如何把我们的经济和世界的经济更好的结合到一起,这是企业家需要关心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虽然我们经历了很多,但是我们学到很多东西,我们希望中国的投资环境会有更大的改变。最好的情况是如果有一个纳斯达克的投资市场,我们的市场就在中国,我们的股民也在中国,他买我们的服务,他买我们的股票,这是最直接的。
国内对股价 不要做太多结论
搜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朝阳:上市整体上有好处,因为有充足的资金,同时给一个管理层一个特别明确的目标,每个季度都得来交成绩单。可以说上市是一个成熟的标志。但中国的企业到美国上市面临一种尴尬,就是在美国上市我们的分析师也好,董事会股东也好,完全按照一套美国思维,这样套经常会出问题,就是投资人跟消费者是不重叠的,这样会产生非常多的误导或者理解不充分。美国本土投资人对他们本土的品牌有非常直接的感受和多种渠道的信息汇聚,了解很多就有信心,陌生就是没有信心。他们能惟一判断的就是每个季度的报表,而三年五年之内看平均是有意义的,一年一个季度看是毫无意义的。我劝告国内对股价不要做太多的结论,现在几大门户有大量的免费用户,这些免费用户并没有变成当季度和下季度的收入。这些巨大的用户群美国人不知道,所以产生现在非常可笑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