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患病率高达69.5%——哈尔滨民警健康状况调查
2005-03-02 09:51:41 来源:新华网  作者:梁书斌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新华网黑龙江频道报道近日,记者从哈尔滨市公安局了解到,2004年哈尔滨市公安局民警的总患病率高达69.5%。专家认为,如此高的患病率必然导致整体战斗力和工作能力的下降,有关部门应立即采取措施,改善民警健康状况。

    6000名民警4000多患病

  据介绍,2004年下半年,哈尔滨市公安局为全体民警进行了体检。在参检的近6000名民警中,4000多名民警不同程度地患有各种疾病。

  此次共有5907名民警完成了体检,其中男民警5082人,女民警825人。患病人数4111人,男性3557人,女性554人。民警的总患病率为69.5%,比2003年上升了3.3个百分点。男性患病率为69.99%,女性患病率为67.15%。男性普遍高发疾病依次为高血脂、脂肪肝、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女性普遍高发疾病依次为乳腺疾病、高血脂、脂肪肝、冠心病、高血压等。

  哈尔滨市公安医院医务科长张彦彬分析认为,工作压力大、生活不规律、膳食结构不合理、缺乏必要的防病意识是导致高患病率的原因。

  张彦彬说,工作繁重、压力大是民警患病率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民警的工作不分白天、黑夜,生活极不规律,神经系统经常处于紧张、疲劳状态,导致机体代谢功能紊乱,是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而且,在基层,民警还往往被当地党政领导当成“万能膏”,要求民警参与房屋拆迁、计划生育等非警务活动。“另外,有的民警缺乏合理的膳食结构。高血压、高血脂、脂肪肝等“富贵病”,很大程度上与不科学、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关系密切。还有的民警缺乏预防疾病的意识,一些民警自以为身体好,有病也不去医院。”张彦彬说。

     破一个案子累倒5名刑警

  在各个警种里,刑警的工作强度最大、最忙,发生案件就没日没夜地干。常年的超负荷工作,导致不少刑警疾病缠身。哈尔滨市南岗公安分局曾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案子破了,5名刑警却起不来了。

  2003年以来,一个由青少年组成的抢劫团伙十分猖獗。他们竞相比赛胆量,抢劫之前先用刀攮。先后致死两人、重伤一人。哈尔滨市南岗分局20多个刑警工作了半个月,抓获犯罪嫌疑人11人,破获抢劫案件100多起。审讯、核实案件,刑警处于连轴转的状态,许多人累得虚脱,完全是靠精神靠意志坚持下来。案件搞完了,侦查员一下子累倒了5个,在分局引起震动。

  “刑警的精神高度紧张,24小时绷着“弦”,生活没有准点。发案子就白天黑夜地忙,睡两、三个小时的时候很普遍按时按点吃饭基本不可能。吃饭的时候我们常说,这次可得“造”饱了,下次不定啥时吃呢。”南岗公安分局刑警二大队大案中队中队长李彤说。

  2005年1月6日,哈尔滨市红旗乡旭光村发生杀人案件。南岗公安分局立即展开侦破。刑警立即进村开始排查,旭光村有80多户常住居民,3000多人口,工作量很大。“当时睁开眼睛就工作,得哪儿就睡哪儿,谁也没睡过一个“囫囵觉”。吃饭就是对付,有人连吃了一周的方便面。”李彤说。刑警连续奋战了14个日夜,将三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

  因为破案有指标,且大多数案件人命关天,刑警很多时候是“连轴转”,一刻也不敢大意。因疲劳过度,刑警几乎没有没病的,内分泌失调、肠炎、植物神经紊乱、胃病、颈椎病等十分常见。

    “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

  派出所的事务繁杂,大事小情不断,加上警力不足,加班加点成了家常便饭。长此以往,一些民警的身体不堪重负。

  哈尔滨市道外公安分局东风派出所教导员关平说,派出所的警力匮乏,一民警要管理1000多户,比正常的标准多出一倍。再加上流动人口,根本管不过来。

  派出所就是一个“小分局”,上面对的“口”多,刑警、户政、治安、防火等等,几乎什么都管。民警常常忙得“脚打后脑勺”,干到后半夜是常事。而且,三天要值一个班。一年下来,就是120个班。

  “派出所活太多,而且民警的压力也大!民警的心一直都悬着,就怕出点什么事儿。每发生一起大的案件,民警就要进行地毯式排查,查找犯罪嫌疑人。案件侦破了,如果在谁的片里没有查出来,就要追究管片民警的责任,重的甚至开除、辞退。管片里发生火灾,烧死了人,民警也要被追究责任。”关平说。

  民警有时候还费力不讨好。因为人手少,民警有时候手里压着几起案子忙不过来,老百姓不理解,指着鼻子就骂:“你是干什么吃的?

  “因为常年加班加点,很多民警都有病,岁数越大毛病越多。”关平说。

    不能“从严治警一本书,从优待警一句话”

  警察间流传着一句顺口溜:“从严治警一本书,从优待警一句话。”专家认为,我国有必要采取措施,加强从优待警,保证民警的身体健康。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社会学博士贾西津说,警察是一个压力很大的职业,他们战斗在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线。正是警察的奉献牺牲,才有今天社会的稳定和治安的好转。但目前,我国还缺少对这一特殊群体身体健康的必要关怀,缺少对其身体健康的相关服务。

  “一些西方国家的经验值得借鉴。有的国家不仅警力充足,而且警察局里设有专门的健身房,警察有完善的休假制度。他们对警察的关心不仅体现在身体上,有的国家甚至还配备了专业性的心理医生,为警察提供各种心理上的服务。”贾西津说。

  贾西津认为,我们应该更多关注警察的身体健康。目前应该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如劳逸结合,合理安排民警工作时间,认真落实民警休假制度,尽可能减轻过度负荷,减少非警务活动。同时,也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防病意识,增加经常性的健身等活动等。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警察这个特殊群体的战斗力,才能更有效地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的稳定。

责任编辑:刘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