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政务·政策  >  政务
搜 索
大山的儿子――记林业老英雄马永顺
2005-03-05 17:00:20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5日电题:大山的儿子――记林业老英雄马永顺

    记者杜丽华

  2004年10月26日,坐落在黑龙江省铁力林业局松涛生态园区的林业英雄马永顺纪念馆正式开馆了。这是黑龙江省继铁人王进喜纪念馆之后的第二个工人纪念馆,在这里浓缩着马永顺不平凡的一生。

  马永顺是新中国第一代伐木工人。在国家急需木材的年代,他是伐木的模范;在国家需要保护生态环境时,他又是植树造林的英雄。无论伐木,还是造林,只要党和人民需要,马永顺都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干得极其出色。他16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新中国成立之初,马永顺以忘我的热情,投身到新中国的建设中。他一个人完成六个人的工作量,“一把弯把锯,威震兴安”――创造出手工年伐木1200立方米的全国记录。他根据自己多年经验总结出的“安全伐木法”和“四季锉锯法”,被写入全国手工伐木作业的教科书。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他的事迹就被编为教材,选入中小学生课本。

  1959年,在全国群英会上,周恩来总理亲切地对他说:“你们不光要多出木材,出好木材,还要多造林,实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打那以后,总理的话时刻铭记在马永顺的心里。

  伐木时,他想方设法采育结合,保护林中幼树不受伤害。春天造林季节,他每天清晨上山,赶在上工前和下工后的时间植树造林。中午,趁工组同伴休息,他又抓紧栽上几棵树。马永顺算过一笔账,这么多年,他大约采伐了36000多棵树。他暗下决心,栽的树一定要超过砍倒的树,也算是偿还欠这片大山的债吧。马永顺就这样边砍边栽,到1982年退休时,还差8000棵树没栽。

  退休后,马永顺依旧把栽树这件事放在心上。朋友们劝他:你过去对林区做了那么多贡献,退休了也该好好歇歇了。他总说我已向大山许了愿,不能食言。那几年,每到造林季节,马永顺就回到工作过的林场跟营林工人一起上山义务栽树。林场领导担心上了年纪的马永顺吃不消,关切地对他说:“造林现场离林场远,路不好走,你就在林场前后栽些绿化树吧。”马永顺拍着胸脯说:“我在山上跑了一辈子,大伙能去,我就能去。”

  1991年,马永顺已78岁高龄了,还差近千棵树。子女们怕他累着,表示全家人上山,帮他在一年内把这笔“账”还完。当年,马永顺率领一家三代15人的“马家军”,到荒山坡上营造义务林,还完了1000棵树的“账”。

  马永顺的夙愿实现了,但他依然造林不止。截止1999年,马永顺全家已义务植树5万多棵。

责任编辑:张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