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东北网3月6日电 (记者高威)在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黑龙江省委副主委赵迺岩提出应改革现行纪检监察机制,加大反腐力度。
赵迺岩说,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就反腐败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其中不乏许多创新。自1987年制订颁发《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对党员干部加强党内纪律监督的若干规定》,到2003年制订颁发《党政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检查办法》,这期间先后出台了15个党内法律法规。这些法律法规的实施,对遏制党内腐败现象的滋生和蔓延,净化社会风气,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他说,不可否认的是,我国的反腐倡廉任务仍很艰巨,目前腐败案件普遍表现出三个特征:一是涉案金额越来越大;二是涉案人中职务高的,尤其是“一把手”越来越多;三是犯罪行为隐蔽时间越来越长。究其原因,除干部本人主观思想方面的原因外,现行党内纪检监察机构设置不科学,监督力度不够、效果不佳是一个重要原因。
他认为,纪检监察机制在反腐败体系中处于主要位置,是实施有效教育和强化监督的重要保证,必须以改革精神对现行纪检监察机制进行改革,以适应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需要。他提出,现行纪检监察机制最大的弊病,就是不利于实施有效的监督,不利于案件查处。由于各级党委和政府纪检监察部门的“一把手”都是同级党委任命的,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和影响,按“在同级党委领导下向上级负责”的工作原则,很难尽到有效监督之责,“自己的刀削不了自己的把”。据调查了解,纪检干部的最大苦衷就是实施监督难,处理案件更难。说情风难顶,案件难查,结论难下是普遍现象。导致对许多有问题的干部失察、失控。
为此,赵迺岩委员建议,对现行纪检监察条例进行必要的修改。赋予各级纪检监察部门有相对独立的权威,以便实施更有效的监督。特别要加强对各级党政“一把手”的监督力度。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纪检监察部门的“一把手”实行委派制,即由上一级党委任命,并实行岗位轮流制度,3—5年轮换一次。调配使用权归上一级党委。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同地方各级党委纪检部门“一把手”之间,建立“直通车”制度,便于中央及时把握全局性的情况动态。中央和地方各级党校开设纪检监察干部专修班,或成立纪检监察干部学校,为各级党委监察部门培养优秀的专职干部,储备优秀的后备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