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7日电奥数是奥林匹克数学的简称,奥数教育属特长教育范畴,换言之,奥数班是为那些有数学专长的学生开设。举办初衷是为了提高极少数数理智能出类拔萃的孩子们的思维能力。因此,入学者须经严格测试方可参学。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出题范围超出了所有国家的义务教育水平,有些题目即使数学家也感棘手,所以参赛者仅有运算能力和应试经验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高度的灵活性。曾有国际专家认为,只有5%的智力超常儿童适合学奥林匹克数学,而能一路过关斩将冲到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顶峰的人则是凤毛麟角。
外埠奥数先后被叫停
上海市教委一位副主任在2004年夏的一次工作会议上指出:“小学奥数可以全部扔掉了。奥数是数学里面的杂技,对学生没有任何意义,只是有些人借奥数在孩子身上赚钱!请在座的校长们关紧校门,坚决不让奥数题目、奥数教材进校园,也不要借教室给那些奥数班使用……”此话赢得了九百多位小学校长和教研员的掌声。
浙江一位小学校长用“走火入魔”来形容奥数竞赛。当地教育厅基础教育处负责人毫不客气地说,奥数变得越来越功利,必须全面叫停。据悉,浙江省在即将出台的有关减轻学生负担的文件中已明确规定,停止举办小学奥林匹克数学竞赛。
深圳罗湖区教育局从2004年暑假开始,停止各小学举办各种名目的奥数班、竞赛班,取消奥数奖项在初中升学中的各项待遇。
当年,韩信巡城发现一卖油翁在卖一桶装有5公斤的油,老翁左手拎一容量为3.5公斤油的葫芦,右手拿一可装1.5公斤的瓢作为卖油器具。此时,却来一买油者要买2.5公斤的油。韩信用数学方法帮两人解决了难题。问:韩信是如何解题的?
这道被哈尔滨的教师称作“韩信分油”的问题是一道货真价实的奥数题,据说部分接受过奥数训练的学生可以快速解出答案来。
都说奥数难,是竞赛数学,是尖子生的专利,而现在在哈尔滨市的小学校里面,无论是尖子生还是普通学生,相当一部分人要拜倒在奥数门下,大有全民学奥数之势。那么,奥数为何这般热?奥数到底该不该学?
奥数有多火?
在哈尔滨市中小学教育圈里,奥数算得上是个炙手可热的话题。在互联网上著名的搜索引擎——百度中键入“奥数”这个词,0.01秒钟就会查到23.3万个相关网页。
日前,记者对哈尔滨市部分小学一至五年级的学生及家长进行了“面对面、电话及问卷”调查,在200余个回答中,有65%的小学生表示曾经参加过奥数学习,其中有43%的学生表示目前仍在坚持学习奥数。根据哈尔滨市教育局的统计数据,2004年哈尔滨市城区共有在校小学生20万人,若按此比例计算,整个哈尔滨市学奥数的小学生人数就将是个庞大的数字。作为数学竞赛的奥数,几乎成了小学生的必修课。
奥数学习热,奥数班则更热。虽然没有人对奥数班的数量作过准确的统计,但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只要是奥数班必定爆满。尤其是一些知名度较高,又有“王牌教练”的奥数班更是门庭若市。
再看看书店里的奥数辅导书,市场需求相当旺盛。从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奥数辅导书种类繁多,应有尽有,在位于哈尔滨市中央大街和果戈里大街的书店里,记者粗略统计了一下,至少有百余种奥数辅导书,占小学教辅图书的近一半。
奥数在变味?
近段时间,各种春季培训班的招生已经开始,许多家长忧心忡忡,时下奥数培训全然变味。某热点小学的一位家长告诉记者,他女儿每个周六都要上奥数班,原先只是看其他同学都学也就让她学了,但期末考试结束时,女儿感到上奥数“受益匪浅”,“幸好上了奥数班,班里没上奥数班的同学这次考试都没考好,因为试卷上的‘聪明题’,他们都不会做。”据了解,在一些小学的数学考试中,试卷最后经常有那么几道所谓的“聪明题”,这大多是奥数题。这位家长透露,奥数班多实行学校自主办班,班主任亲自讲课的局面,这其中的学问是不言而喻的。家长们不满意的是:孩子的课业负担已经够重了,这样的补课班无疑在雪上加霜,同时也为家长增加了额外的经济负担。另外,这是否有违素质教育的要求?
更让家长担忧的是一些奥数题离生活太远,对孩子没有任何教育意义。比如有6个人都生于4月11日,都属猴,某年他们岁数的连乘积为17597125,这年他们岁数之和是多少?此题多位成人解不出来,一位智商高达140分、仅0.5%人群能及的理工名校硕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解出。就如这类题,在那些铺天盖地的小学奥培班里,被用来折腾大批年仅10岁左右的普通小学生。
具有三十年执教经验的哈尔滨市高级教师马叔华认为,由于一些办得好的民办初中和公办学校违反国家规定,在小学升入初中过程中变相对学生进行选拔考试,他们往往会以奥数比赛拿奖作为学生入学的重要参考指标。于是,学生之间形成相互攀比,家长暗地里着急,好像别人的孩子进了奥数班,自己的孩子没进是一件丢面子的事。同时,高中某些学科的竞赛成绩优异者可以保送上大学,于是,一个个奥数班应运而生。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奥学培训被家长和学生一炒再炒,大家齐起哄,最终,奥数火得有一点儿变味。
此外,奥数教学被一些办学者搞成功利化,办奥数培训有利可图,于是,办学者纷纷投社会所好,聘请教师帮学生上课。许多校外奥数补课班与学校联手,学校或教师推荐学生参加指定的补习班。再有,奥数低龄化日趋突出,一些小学三四年级,甚至一二年级的学生也参与进来。
哈尔滨市直机关公务员孙梁雨担忧地提出自己的想法:“我儿子课余时间上奥数,看他做的题,我觉得这里有误区。一是奥数班学的东西太多,内容不胜其烦。二是似乎越麻烦的题越体现能力,比如说,把一个绳子打了好多个结,然后再一个个解开,这都是没有意义的嘛。数学还是要有巧劲儿的东西在里头。所以,我觉得奥数班应该去引导正确的教育内容和正确的教学方法。”
小学奥数学什么?曾有一位特级教师买了一本《数学奥林匹克竞赛试题精选与题解》,从中找出38道有关几何图形的试题做了一遍,发现竟有30道题要用到初二以上的知识,有7道题要用到初二和初一的知识,只有1道题可用小学数学知识解决。这位教师不无担忧地说:“用这些题目去为难小学生,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没有任何好处,只能使绝大部分学生从此惧怕数学而远离数学。”他认为对数学有兴趣的小学生最多从5年级起可以学一点奥数。
据记者走访了解,目前许多奥数班已进入四个误区。其一,赶鸭子上架。绝大部分孩子没有兴趣而被“逼上梁山”。由于听课学生多为家长逼来上课,许多学生上课开小差、学习穷应付。大多孩子憎恨奥数、半途而废。其二,全民学奥数。特长教育变大众教育。中小学生中约有半数人于双休日上奥数班,而一些重点学校学生参培数逾三分之二。其三,低龄化走势。如今,小学学奥数已经很普遍,一些奥数班居然登堂入室侵入了幼儿园。其四,挂羊头卖狗肉。现在小学生学的所谓奥数实际上与奥赛内容大相径庭,可以说根本就无奥数内容体系。“奥数热”实则是打着奥数牌子搞应试教育。
专家谈奥数
哈尔滨市道里区教师进修学校数学教研员马金国谈到,当时国家开设奥数科目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发现人才,开拓数学领域对学科重点难点问题的研究与探讨,增强青少年数学学术界的交流。因此,少部分学有余力,并在数学上有特长的学生参加奥数训练对学习是有帮助的。而且,这种数学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越高,越能提高学习的效率,同时对物理、化学等学科也有一定的帮助。但有三个原则要考虑:第一是有兴趣,第二是有余力,第三就是要自愿参加。
马金国强调:“我认为学奥数的最低年龄不能低于小学二年级下学期,必须得学过四则运算,懂加减乘除后才可以学。一般应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学,太早则拔苗助长,反而容易扼杀孩子的学习兴趣。”
哈尔滨市动力区教育局副局长陈昭彬认为,奥数教学是一种技能化训练,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解题技能、技巧,而这种教学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适合学。因此,家长和学生在学习奥数上切不可跟风。陈昭彬说,奥数有积极的一面,更有值得反思的一面。针对目前矛盾焦点的小学奥数而言,其中有很多内容超过了适龄儿童的接受能力,特别不适合大范围地学习。如再过分强调,容易将孩子引入歧途。因此,可以由专业机构、优秀教师有系统、有计划地组织少数有数学兴趣的学生学习。他认为,让孩子们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全面发展才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初中奥数则应以引导学生学会数学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学会正确认识数学问题为方向。
哈尔滨市经纬小学校数学教师王玉说,奥数能帮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难题。比如38×32这道题,学过奥数、掌握运算规律的学生张口便可答出,答案是1216,省去了演算的过程和时间。他认为,学习奥数的目的是发现、解决、总结、应用的循环过程,简单说就是让学生发现规律,学以致用。“但是,我不支持什么样的孩子都学奥数,奥数也不适合所有孩子。必须要自己有兴趣,愿意学。”
记者调查
记者对该不该让小学生学奥数进行了调查,其结果是四种情况:有赞成鼓励孩子上的;也有虽不赞成的,但看看别人家孩子上,为了自家的孩子不“落伍”也要上的(这里有两种情况,有孩子自愿的,也有强迫的);还有一种就是不赞成也不让上的;另外一种对奥数持观望态度,认为考试的试题如果不会出,就不让孩子上,除非孩子对奥数有特别爱好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