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文卫·体育  >  文卫
搜 索
李兆麟遇害59周年 先烈后代和战友墓前祭拜寄哀思
2005-03-09 16:44:41 来源:东北网  作者:杜丽华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李兆麟的女儿、女婿向将军墓敬献花圈
  东北网3月9日电(记者 杜丽华) 59年前的今天,东北抗联著名将领李兆麟在哈尔滨遭国民党特务暗杀。59年后的今天,李兆麟的后代和老战友一同来到哈尔滨兆麟公园李兆麟的墓前,献花、祭拜、扫墓,寄托无限哀思,深刻缅怀先烈。

    亲人泪洒将军墓

李兆麟后代在李兆麟像前合影
  李兆麟的墓碑驻立在哈尔滨兆麟公园北侧,在松柏环绕下,“民族英雄李兆麟将军之墓”几个金色大字光彩熠熠。今天上午,李兆麟的儿子、女儿和孙女手捧花篮、花圈,缓缓走近将军墓。

  “父亲我们来看你了,你安息吧……”亲人眼含热泪,将一片片五彩的花瓣洒向墓地。李兆麟的老战友拿起扫帚,轻轻扫去墓地的灰尘。人们还在李兆麟墓前合影留念。

  李兆麟的女儿张卓娅告诉记者,她的母亲李兆麟夫人金伯文于3月2日在北京逝世,此次她是带着母亲的遗愿来看望父亲的。她说,“我的父亲为哈尔滨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哈尔滨的人民也没有忘记他,父亲的血没有白流。我们作为革命先烈的后代,一定会继承父亲的革命遗志。”

    战友追忆好将军

  91岁的陈隄曾做过李兆麟的文学秘书,说起李兆麟将军老人滔滔不绝。他说,李兆麟将军对同志关心爱护,从不摆领导的架子,将军对我就如哥哥对弟弟,而不是上级对下级的关系。说到这里陈隄老人哽咽了……

  他给记者讲述了一件令他感动至今的事。1945年,陈隄家中一无所有,吃了上顿没下顿。李兆麟得知情况派人给他家里送来一包大米、一袋高梁米,还带来满满一包衣服。

  李东光是李兆麟将军生前所在连的战士,他说李兆麟将军积极乐观的精神让他记忆犹新。李东光忆起1937年7月的一天,那是李兆麟和夫人金伯文结婚的日子。因为当时在大兴安岭的一个荒山上,婚礼没有菜也没有酒。李兆麟就下令几个战士去打渔、挖野菜、烧开水。婚宴上人们以水当酒,吃着野菜和江鱼,全连齐唱将军自创的《露营之歌》,一场简陋的婚礼却让将军感到很满足。李东光说,李兆麟将军乐观精神和不畏困苦的精神影响我一生一世。

    著名将领李兆麟

  

著名将领李兆麟
  李兆麟1910年11月生于辽宁省辽阳县小莱屯。青少年时期勤奋好学,胸怀报国大志,他在书箱上刻下了“运思出奇、横扫千军”八个大字表达自己远大的抱负。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者炮轰北大营,进而武装占领我东北三省。年轻的李兆麟满腔义愤,毅然离开家乡,到北平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932年他随共产党员冯乃革、冯基平返回东北,在辽阳一带组织第24路抗日义勇军,积极开展武装抗日斗争。1935年1月28日,哈东支队扩编为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赵尚志任军长,李兆麟任第一团政治部主任。

  李兆麟1932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先后担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政治部主任和北满抗日联军总政治部主任和东北抗日联军第三军总指挥等职。抗日战争胜利后,李兆麟担任哈尔滨市委委员、滨江省副省长、哈尔滨市中苏友好协会会长等职,为建立和平、民主、富强的新中国,为党中央“争取东北”、“建立巩固的东北根据地”做出了重要贡献。   

  1946年3月8日,哈尔滨各界妇女召开解放后的第一个“三八”节庆祝大会,李兆麟在会上发表了与“接收”大员针锋相对的、激动人心的讲话,赢得了热烈的掌声。第二天下午,抗联的卓越领导者、民族英雄李兆麟不幸被国民党特务分子暗杀,时年36岁。

责任编辑: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