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11日电 10日下午,作为黑龙江省先进性教育活动一项重要内容的全省农业和工业经济形势报告会在哈尔滨召开。省委副书记、省委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副组长周同战主持并讲话。讲话中他强调,在接下来的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要做到认清发展形势、结合工作实际,把我省的先进性教育活动引向深入。省委常委、省国资委党委书记、省委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副组长刘海生出席报告会。副省长申立国、刘海生分别作农业及工业经济形势报告。
报告会上,副省长申立国首先作全省农业及农村经济形势报告。在报告中,申立国用“农业和农村经济出现多年少有的好形势、农村经济发展仍处于艰难爬坡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加快农村经济发展还需做长期艰苦努力”四句话概括了黑龙江省当前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
申立国指出,过去的一年,由于政策调动、价格拉动、干群努力和气候条件适宜等诸多方面的原因,我省的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增长,农民的收入也有了大幅提高,进而促进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我省的农业结构得到优化,农村财税体制等方面的改革进一步深化,农村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展,县域经济呈现加快发展的势头。
在列举黑龙江省农业及农村经济出现的好形势后,申立国提醒人们,当前,由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高、农民增收的基础不稳、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不高、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制约农村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依然存在、农业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没有建立和农产品国际化竞争加剧等方面的原因,黑龙江省保持粮食持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的压力还很大。
虽然有众多不利因素,但申立国指出,黑龙江省农业和农村经济仍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他指出,国家对“三农”的扶持力度逐步加大,为黑龙江省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政策环境;农产品市场供求关系发生新的变化,为黑龙江省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黑龙江省农业和农产品资源优势已显现,为招商引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为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条件;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为黑龙江省农业及农村经济快速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申立国强调,当前,黑龙江省农业及农村经济的发展,应在以下七个方面下功夫: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上下功夫;在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上下功夫;在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上下功夫;在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上下功夫;在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上下功夫;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上下功夫;在加快发展县域经济上下功夫。
在申立国做完报告后,副省长刘海生作了全省工业经济形势的报告。报告中,刘海生首先总结了过去一年中黑龙江省工业战线取得的成绩。他指出,在政府推动、市场拉动、政策牵动下,黑龙江省的工业经济呈现多年少有的速度与效益同步快速增长、质量与结构稳步改善的良好发展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主要经济指标实现重大突破;优势产业拉动作用明显,重化工及食品工业表现尤为突出;煤炭、冶金等部分危困行业出现转机;重点骨干企业竞争力进一步提高,发展后劲明显增强;国有企业改革取得重要进展,非公有制经济日趋活跃;安全生产形势继续好转。
副省长刘海生也指出了当前黑龙江省工业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他认为,黑龙江省处于全国同行业领军地位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少,体制僵化、机制不活的问题仍很突出。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高、品牌知名度高的产品不多,企业整体研发能力较弱,投资总量不高且来源渠道有限。非国有经济总量偏小,绝大多数企业尚不具备参与国有大型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能力,外向型经济比重低,县域经济发展不快,经济总体活力不足。我省地处高寒区且远离市场中心,现代物流业不发达,生产制造和流通交易成本相对较高。同时,铁路运输瓶颈、企业资金循环不畅等制约因素还没有根本解决。
副省长刘海生进一步指出,今年,黑龙江省工业经济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以大项目建设为重点,加快六大基地建设;加快企业技术进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坚持扩大对外开放,积极承接国际和沿海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强化政府服务功能,加强和改进运行调节;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搞好宏观调控。
周同战在最后的总结讲话中指出,两个形势报告,对于我们认清形势、振奋精神、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黑龙江省老工业基地振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努力快发展,全面建小康”的奋斗目标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引导广大党员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理清发展思路,推进先进性教育活动取得实效,也将起到重要作用。
周同战强调,通过这次学习,党员要对黑龙江省的发展形势有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和把握,要对本地本单位的发展思路有更深入更切合实际的研究和思考,要努力把先进性教育活动引向深入,更要把黑龙江省的发展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