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经济·旅游  >  经济
搜 索
缺乏信息农资及农业知识 黑龙江省农民春耕有三盼
2005-03-16 09:12:48 来源:新华网  作者:任鹏飞 王春雨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新华网黑龙江频道消息:备耕时节,记者在东北部分农村采访了解到,缺乏市场信息、生产资金、农业科技知识和成为制约农民备耕的三大因素。农民们盼望得到充足的低息贷款,掌握先进的实用科技并获得及时有效的市场信息。

    盼望及时方便地获得市场信息

  今年到底该种什么?这是眼下农民最为关心的问题。很多农民反映,每年种什么都是跟着上一年的行情走。有时候一种作物上一年价格高,下一年都种后就不挣钱了。黑龙江省鸡东县平阳镇永隆村村委会主任王洪财说:"现在农民获得信息的主要渠道还是看电视,一些村民还订了《黑龙江农村报》等报纸。但电视和报纸讲宏观的东西多,真正能告诉村民种啥挣钱、啥时候卖增收的信息却不多。"

  黑龙江省密山市连珠山镇心中村农民王洪军告诉记者,去年卖粮时,他家的黄豆是1.2元/斤卖给来村里的粮商的,这在当时算高价。但他事后得知,当天县城黄豆的价格已经涨到了1.25元/斤,"要是能及时得到价格信息,我还能多收入不少钱。"

  据辽宁省农委近期在全省范围内开展的种植意向调查结果显示,今年辽宁农民种粮积极性持续高涨,全省粮食作物意向种植面积为4390万亩,较上年增加65万亩。但由于不能准确把握市场,农民只能凭借自己的经验来盘算着今年的种地规划。

    盼望得到充足的低息贷款

  虽然去年农民普遍增收,但资金不足仍是当前农民备耕中的大难题。农资价格上涨,部分农民手中余粮惜售,农民计划扩大生产规模是造成资金紧张的主要原因。

  记者在辽西地区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锦州市了解到,今年锦州市农业资金缺口大约在4亿元左右。全市1万多户贫困农民,共缺备耕资金1400万元左右,一些贫困户甚至因缺少资金,无力购买备耕物资。黑龙江省鸡西市区农村信用联社副主任柳淑芹说,信用社业务所辖区内农业生产共需资金1.6亿元左右,其中一半以上需要信用社贷款扶持。

  黑龙江省密山市连珠山镇农民赵树林去年从信用社贷款一万元,一年期贷款的月利率为8‰左右,借了1万元的高利贷,月利率高达15‰,全年利息共支出3000多元。赵树林说:"种地挣的钱几乎都还利息了。听说今年信用社的贷款利率还要涨,那样民间高利贷的利率就会更高,全年收入的一大块被利息拿走了。"

    盼望得到易懂有效的科技服务

  当前,缺乏实用有效的科技指导是广大农民走科技致富之路的主要障碍。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兴隆镇下乜河村,很多菜农对自己种植黄瓜品种的名称、习性、所施用肥料的特性一无所知,村民高秀林说:"也想用科技种地,但自己文化浅,如果没有人下田指导,根本学不会。"

  辽宁省北宁市常兴店镇河北村的葡萄种植户周国忱告诉记者,这些年来一直种巨峰葡萄,但这个品种如今买不上价了。今年想改种新品种美国"克伦生",可技术上拿不准,看了一些科技书刊也还是搞不太懂。这里的农民对记者说:"讲10堂课也不如1次操作示范。科技人员要是能常给我们下田指导,农民一定能甩开大步奔小康。"

  辽宁省农委常务副主任李忠国告诉记者,如今很多农民已经意识到盲目生产实现不了增收的目标,学习一些农业实用技术成为他们的迫切需要。很多农民盼望更多的科技人员应结合地方实际,采取操作性强的培训方法来帮助农民,促进农民增产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