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社会万象  >  民生
搜 索
取缔的“黑诊所”又开张了
2005-03-16 14:59:41 来源:东北网-新晚报  作者:倪文凤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刘丽君诊所”已被取缔,却仍在给患者静点。

  东北网3月16日电 2月19日,我市卫生部门公布54家被取缔的非法医疗机构及个人名单,原因是他们未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关部门同时表示,今年,我市将继续加大对非法行医医疗机构的打击力度,严厉打击“黑医”危害百姓生命安全的行为,给百姓营造安全、有序的就医环境

  连日来,记者按照54家被取缔“黑诊所”名单走访了其中29家,竟发现一些怪现象:一些“黑诊所”明知已被取缔,仍在继续行医;有的虽已摘掉牌匾,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也在继续“治病”;另一些诊所则由于种种原因,只接受了处罚,并未被真正取缔

  图便宜忽视安全

  据调查,我市有200余家“黑诊所”在非法行医。一些市民图方便和便宜走进“黑诊所”,却没想到黑医黑药给健康造成的威胁。近日,家住道里区安丰街86号的穆大娘向记者反映,在安正街3号楼一没挂牌的诊所里打点滴后,心跳加快,后在市第一医院住院半个月才消除症状。她呼吁市民不要只图便宜,忽视医疗安全。

  摘了牌子仍行医

  2月25日上午,记者走进动力区通乡二道街一无门牌号的小屋内,一个正配药的中年妇女说这就是“刘丽君诊所”,并自我介绍是刘大夫。此时,不到10平方米的屋内,正有五六位患者在静点,其中3个是孩子。屋内乱扔着用来点滴的瓶子和塑料管等医疗垃圾。附近居民介绍,卫生部门已多次取缔该诊所,但其只是将牌匾摘下,从未关门,每天仍有患者来此就医。

  花钱“摆平”接着干

  2月25日下午,记者在南岗区阳光绿色家园圣鑫台K座102栋看到挂着“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牌子,就进入室内。一自称叫王丽华、是负责人的女同志说,他们已交了3000元罚款,然后继续行医了,并拿出一张由南岗区卫生局开具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上面写明该社区卫生服务站无《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从事医疗服务活动,作出罚款3000元的行政处罚。记者在桌上看到一张刚进药品的发货票。

  换个地址操旧业

  据举报,一些被取缔的“黑诊所”从原址搬走后又干起“老本行”。南岗区泰海花园居民举报,33栋1单元202、203室开起“西医诊所”,上门静点的人不少。记者来到202室,“诊所”女主人刘慧的丈夫说,他们被南岗区卫生局罚款2000元后,刚搬过来不久。香坊区木材西街5号楼1楼的王兰诊所在被取缔后,表面上没了踪影,但经知情者引路,记者在附近一居民楼内的诊所里打听到,王兰在这个诊所“就职”。

  一名多所难辨别

  按照54家被取缔“黑诊所”名单,记者找到动力区大庆路副路142号夏氏中医骨伤科研究所,看到牌匾还挂着。经询问又得知,要找“夏老”看病得电话预约。随后,记者在142号2楼又看到一处“夏氏骨伤”的牌匾,门卫的医护人员说,这家医院里的“夏氏骨伤”与夏氏中医骨伤科研究所没关系。另外,在同样被列入取缔名单的南岗区七政街27号的骨科诊所,牌匾上也写着“夏氏骨伤”,这家“夏氏骨伤保健品研究所”的主治医师说,他主要是保健,不治病,但其名片背面却写着:夏氏疗法专治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腱鞘炎等,有些可一次治愈。

  有人不知被取缔

  调查中记者还发现,在因没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而被取缔的非法医疗机构及个人“黑名单”中,一些诊所不但仍在行医,而且自称手续齐全,不知被取缔之事。在道外区南马路77号金祥中医痔疮研究所,桌子上放着医疗收费许可证和税务登记,医生王宝兰说,他们什么手续都有,守法行医,从未接受过卫生部门的处罚,也从未被取缔。南岗区人和街2号西医诊所的医护人员也说,诊所有执业许可证,不知怎会列入被取缔“黑诊所”的名单中。不过,当记者要求看上面两家的所有有效证件时,他们都以主治医没在为由拒绝了。另外,南岗区文景街55号心脑血管病研究所一姓王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被列入名单的原因是有过期药品,因此被罚款1000元,但诊所执业手续齐全,不知被取缔一事。

  卫生部门解疑惑

  针对被取缔的“黑诊所”又重新“开张”问题,市卫生监督所医政监督科有关人士作出解释,对54家非法医疗机构及个人进行检查时,卫生部门当场责令其停业,然后进行处罚,这就视为取缔;如接到举报其中有人继续非法行医,就再去查处。由于近期居民举报“黑诊所”的数量较多,卫生部门工作量很大,所以在查处、再查处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不及时之处。

  对一些诊所自称手续齐全却被列入取缔名单的问题,市卫生局有关人士解释,此次公布的54家被取缔的非法医疗机构及个人,是市、区级卫生机构依据有关法规给予处罚的,如果个别诊所不知情况,可到所在区的卫生部门查阅查处案卷。居民发现已被取缔的“黑诊所”又非法行医,可拨打举报电话86310832。近期,各区将设置区级医政监督科,使医疗市场秩序真正规范起来,给百姓营造安全、有序的就医环境。

责任编辑:朱丹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