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哈尔滨3月16日电 一家正规劳务中介公司的老板主动给记者打来电话,历数劳务市场上的种种骗人陷阱,提醒求职者求职时提高警惕,要心中有法,避免上当。
这位中介老板告诉记者,有一些“黑中介”为骗取求职者钱财,竟想出假借用工单位的名义常年在正规职介内挂单子招聘员工的办法。这些都是一些只登记了工商便民照的空壳公司。当求职者前往应聘时,这家所谓的用工单位立即“变脸”成“中介”身份,称自家公司的岗位已经招满,但可以将求职者推荐到另一家正在招人的公司去工作,条件当然是要交一笔求职抵押金或介绍费。
毫无技术含量的普通装卸工、押运员,正常的市场调解工资仅为每月600—700元,而在劳务市场上却有用人单位开出了“日薪70—80元”的高薪,对于初到城市又缺乏技术的农民工来讲,这无疑是“天降馅饼”。可当他们兴冲冲地前往求职的时候,等待他们的往往不是工作而是名目繁多的各种费用:服装费、胸卡费、培训费、办理各项保险费、合同证书费等等,有的三五十元,有的则张口就要百余元钱。
还有一种用工单位,虽然也有部分业务属正规经营,但却常年在“职介市场”挂单子招人,比如某单位招聘发单员,提出三天一结薪,试用期两天,对于发单员的考核不看发出多少单子,而是看所谓的发单“效果”。当求职者决定应聘后,对方又提出要交少量抵押金,可是抵押金交了,两天试用期的活也干了,最后求职者却以“效果不理想”为由被辞退。
所有的骗局都围绕着求职者兜里的钱而展开。这位已开“求职中介”多年的老板告诉记者,其实规避这种求职风险很简单。目前国家明令禁止用工单位不能以任何名目收取求职者抵押金、保证金。求职者在求职过程心中有法,不贪小利即可安全求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