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22日电 18日,是政协委员走访工棚的第三天。褚先顺、刘连仲等委员先后来到哈尔滨市南岗和道外区两处基建工地,一路上二人最大的期盼就是:今天,民工兄弟的脸上能多些笑容吗?他们的生活环境能令人满意吗?然而,当看到近20位民工住在工地阴暗寒冷的地下室时,他们气愤不已。
在位于道外区南七道街的道外房屋建筑工程公司建筑工地上,一派紧张的施工场面。政协委员径直走进民工宿舍,两位民工正盖着被子躺在床上。屋里到处是杂乱的电线,每位民工薄薄的褥子下面都铺有电褥子,行李一个挨一个,十分拥挤。
据两位民工介绍,他们这个团队有四五十人,来自吉林省通化市农村,领工的也是同村人。当听到政协委员关怀的话语时,他们没有一点儿抱怨:“只要每月家里人能收到工钱,能吃饱肚子就知足了。我们要求不高。”
在工地院子里,一位民工说:“宿舍不冷是瞎话,电褥子让身子底下挺热乎,可脑门子冻得冰凉。”他指着一处正在施工楼房的地下室告诉委员:“住宿条件最差的在那里。”顺着这位民工手指的方向,委员们小小心翼翼地走进地下室,地下室光线特别暗,许多地方都结着冰,一些民工正在干活,水泥灰很呛人。一个用彩条苫布围起的地方就是民工宿舍,里面黑洞洞,阴冷阴冷的,借着外面的光亮依稀看到里面有一些床铺,上面一个挨一个放着民工的行李。据一民工讲,工地院里的工棚住满了,一些力工就被按排住在了这里。
该工地的食堂比前两天报道过的卫生要好些,灶台和墙上贴着瓷砖,民工的主食和菜没啥变化,老五样:米饭、白菜、土豆、大豆腐和干豆腐。
在南岗区花园街上的南岗小学基建工地,这里工作的民工生活环境还可以,民工宿舍里都安装了自制电暖气,民工对此很满意。但委员对食堂工作人员将内衣晾在菜盆子上边的现象提出了批评。在走访回来的路上,两位委员说,看到民工的生活处境,心里沉甸甸的。建设和谐社会必须解决好民工的问题,希望通过政协委员的行动,政府主管部门也能有所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