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22日电 在近年来医患纠纷不断升高的趋势下,加强医生的法规学习、购买医疗责任保险早已成了哈尔滨市众多医院的保身之举。记者近日从哈市各大医院了解到,作为更加有效的方式,聘请“驻院律师”的热潮已悄然在哈市众多医院兴起。
纠纷增多不胜其扰
李医生在哈市某医院医务科主持工作,一直与来投诉的患者打交道。经常碰上纠缠不清的,还真令他头痛无比。
三个月前,一位患者就拿着病例来找他,见面第一句话就是“还钱”。而理由则是,听说治了鼻息肉后就不会再打鼾,但现在睡觉还打鼾。李医生接过病例查看,发现该患者的治疗效果很好。李医生说,因为每个人的口鼻部生理结构不同,加之该患者体态偏胖,所以至今仍打鼾不止,与当初的治疗根本无关。
李医生无奈地说,在医学上许多看似简单的问题,在论证时也会相当困难,也很难向患者解释清楚。“而且近来发现,有极少数患者来投诉时就带着很强的目的性,在医院大吵大闹者有之,动手打人者也有之,对医院的正常医务工作产生了严重的干扰。”
律师进驻效果很好
日前,在市内另一家医院从医的大学同学给李医生提供了一个好主意———将律师请到医院来。原来,李医生的同学所在医院早在2004年年末就已经正式聘请了省内某著名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做为“驻院律师”,负责对医生进行法规教育,并应对患者的“恶意投诉”,通过法律手段解决。
20日,李主任的同学王医生对记者说,医院请了律师后,专门向各科室下发了接诊及接待投诉的规范用语和注意事项。院方组织医务人员每周六听讲课,提高相关法律知识,合理规避医疗纠纷。“同事们感觉很不错。现在要求医务人员遇到投诉时,首先请我们的律师到场,保证在法律上不出错。如果遇到恶意讹诈,也由律师全权处理,不会影响正常的工作。”
调解纠纷健全法规
省内某高校的法学教授高先生说,在纠纷中,对立双方互相之间的可信度都是最低的,即使事实完全可以调解,但双方的立场往往使纠纷不断升级,直至对簿公堂。为了避免纠纷进一步升级,这时就需要一个能够让二者都信服的第三方,除了法官外,律师承担这个角色最合适了。
哈市卫生部门有关人士分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建立融洽、和谐的医患关系,有赖于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也有赖于健全的法律法规,应把医患关系纳入法制的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