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东北网  >  东北网黑龙江  >  黑龙江综合  >  文卫·体育  >  文卫
搜 索
与白金堡文化相似 拉哈岗原始古村落距今至少2800年
2005-03-23 13:24:46 来源:东北网  作者:
关注东北网
微博
Qzone

  东北网3月23日电 与白金堡文化相似,位于绥化市兰西河口拉哈岗原始古村落距今至少2800年左右。

  今天出版的《黑龙江日报》报道,沿呼兰河走向有一条拉哈岗,逶迤起伏,从明水、青冈、望奎延伸到兰西境内。拉哈岗不仅风光旖旎,还有着悠久而古老的历史。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经省考古队郝思德、李臣奇、张泰湘等考古专家认定,这些文物从风格类型看,与白金堡文化有许多相似之处,其年代距今至少在2800年左右。

  拉哈岗原始古村落遗址位于兰西河口的北山头上,这里山麓上林木丛生,河漫滩芳草葳蕤,是古代人类理想的生活地带。

  据《黑龙江日报》报道,这处遗址最初发现于1983年5月。遗址分布面积较大,东西700m×南北400m,地表裸露大量古陶片,俯拾即是。从山坡的断崖处观察,文化层厚达1米,在灰烬中夹杂着鱼骨、兽骨。有几处较大的灰坑无疑是古代人废弃的住处,以后又被生活垃圾所掩埋。居室为长方形半地穴式,从坑底有用火痕迹看,可知地穴内筑有灶,火炕。出土的石器多为河卵石加工成的石斧,惟骨器居多,令人称奇的是,那磨制光滑的骨针几乎与今日的大号钢针一模一样;那用兽骨磨制的鱼标有三对对称的凸齿;还有以兽角、兽骨磨成的手握式骨锥;古人还将蚌壳钻眼后加工成镰刀,用以收割植物、切割兽皮;他们还将各种野兽的牙齿钻眼和用野禽的腿骨翅骨截成一寸长的小骨管,串连起来作为装饰。古代的呼兰河鱼类资源十分丰富,遗址中多处出土烤焦的鱼鳞片,堆积有的达一寸多厚,有的大片状如铜钱。从那些残破的陶片可辨别出有陶鬲、浅底锅、直口大罐。陶器多为素面,少量有红衣陶和带篦点纹、刻划纹、罗弦纹的夹砂陶。

责任编辑: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