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24日电 在书店内摆放的供人们作为学习参考的七八种字典、词典内异形词的使用竟出现了多个版本,令购买者眼花缭乱,这是近日记者在采访时发现的。据黑龙江省语委办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室的专家介绍,2004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应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使用的规范和标准。记者从国家语委了解到,关于词典的出版一直都是一种社会行为,国家并没有规定词典必须由哪个部门统一出版。市民不解,多个不同的版本应该如何选择?到底哪些文字才是最规范的?
专家对此的解释是,词典是以工具性和资料性为主,而规范性为次。
词典版本多
近日,读者陈丽向记者反映,前几天她购买了一本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然而有一些异形词的使用却与孩子的教材不同。如词典里的“分付”,教材中则是“吩咐”。而像“花着”、“搀假”、“过份”等字与教材上的都有区别,教材上的分别为“花招”、“掺假”和“过分”。
23日,根据陈丽反映的情况,记者来到哈市道里区地段街的新华书店。在出售词典的柜台上,记者看到了约有近十种不同出版社出版的词典。而记者在翻看各种词典时发现,许多异形词在不同的词典中的首选字都不一样。以2004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为标准(以下简称《词典》),商务印书馆2004年出版的《新华汉语词典》彩色版内,“热衷”的首选字为“热中”,与《词典》相悖。其中“丁宁”、“钉梢”均与《词典》内的“叮咛”和“盯梢”相反。商务印书馆2004年5月出版的《新华大字典》、2001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和2002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增补本中的异形词全部相同,与《词典》相反。由海南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生中华字词典》中的“惟一”、“惟独”、“惟恐”等在《词典》中的解释则为:现在一般写作“唯一”、“唯独”、“唯恐”,而《小学生中华字词典》中的“火暴”在《词典》中的解释则为:火暴形容性格暴躁,像火一样暴烈;火爆则形容兴旺、热闹。在海南出版社出版的《中学生中华字词典》中同样为“火暴”,而像“热衷”、“踏实”、“稀罕”等词则与《词典》一致。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小学多功能汉语词典》中的“荫凉”则与《词典》中的“阴凉”不同。
旧版词典畅销
面对眼花缭乱的词典,市民到底应该如何选择?
记者在新华书店查阅词典时,就遇到了两名前来为孩子购买词典的女士,她们分别购买了两本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记者采访时,女士对记者说,一直以来习惯购买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并且认为这本词典是最权威的,她并不知道这本词典里的异形词与规范的异形词有差别。
书店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较为规范的词典应为2004年出版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当初该词典出版发行时都是由国家教育部和国家语委认定的,并且印发了好多宣传文件。但是由于人们以往的习惯,大多数人并不认可这本词典,就算工作人员向其推销,市民仍然购买由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总体来看,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销量好些。
无统一管理
记者就此咨询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的吕京老师。据他介绍,因为人们对各种字的字形和字音、字意等的理解不同,发生了很多的歧义,其中规范用字也是一改再改,2002年《现代汉语词典》增补本出版后,2004年又出版了《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至于两本词典存在的差异问题,吕老师的解释为,词典的绝大部分都会吻合,只是学术研究的争论一直存在,因此对一些字词的意见和理解不同,因此出现了差别。那么市民在对待如何选择的问题上,吕京老师认为2002年由国家教育部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发布的338组异形词的整理,应该作为教育部门和新闻出版部门的标准执行。至于其他人群选择词典时可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而省语委办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室的专家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认为,词典最大的特点是工具性和资料性,其次才是规范性。如果探讨规范和标准,还是应该以国家和政府职能部门制定的有关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来执行。
那么词典的编辑出版是否应该有一个统一的单位和部门,记者在咨询国家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时得到的答案是否定的。据易老师介绍,词典的出版是一种社会行为,国家没有规定词典的编辑应该归属哪个部门,只要词典的质量符合国家的有关规定就可以。
词典不规范
省语委办语言文字应用研究室的王正老师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说,《现代汉语词典》尽管比较权威,而且还是人们大多使用的词典,但是并不都是规范的,甚至也有谬误。如说“订金”也作“定金”,“定金”同“订金”,即使是2004年1月新出版的《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也不无舛误,不可迷信辞书。应该以国家发布的规范和标准为准。有关异形词问题应该查阅教育部、国家语委2001年12月19日发布的《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作为标准。这个《异形词表》明确规定“叮咛”不要写作“丁宁”,“热衷”不要写作“热中”,“踏实”不要写作“塌实”,“稀罕”不要写作“希罕”。至于暂时还没有收列到《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里的“盯梢”—“钉梢”,“抹杀”—“抹煞”,“着数”—“招数”,“火暴”—“火爆”等词,《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说,“钉梢”现在一般写作“盯梢”,“抹煞”现在一般写作“抹杀”,“着数”现在一般写作“招数”等提示人们。“火暴”“火爆”不是同义异形词,用法也不同。“火暴”形容性格暴躁,像火一样暴烈,如脾气火暴。“火爆”形容兴旺、热闹,如生意火爆、小日子过得挺火爆。
应慎选词典
黑龙江美术出版社编辑陈澉说,2002年的《现代汉语词典》增补本作为最新的文字范本开始使用,其实在此之后,国家教育部和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联合发布了《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此后,中国版协校对研究委员会、中国语文报刊协会、国家语委异形词研究课题组、《咬文嚼字》编委会又共同发布了《264组异形词整理本C草案》,前者对338组异形词进行了规范。2002年7月17日,教育部、国家语委、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信息产业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联合发文,要求在各自系统内认真贯彻执行,后者先作为行业规范,从2004年1月起,在各自系统内试用。在工具书方面,较《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增补本晚近两年的国家语言工作委员会“八五”规划重点项目、中华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国家“八五”规划重点图书《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已于2004年1月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和语文出版社联合出版。词典“凡例”第一句就开宗明义“本词典是以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为主要目的”,“凡例”还说明词典中已对“已被简化的繁体字和《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规定停止使用的异形字”加以规范,而且前述《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就附录在词典后部。这样看来,“最新的文字范本”应该是上述本文所说的两个“整理表”和《现代汉语规范词典》。
记者随后随机采访了哈市王兆新村小学的高级教师王有权,据他讲,目前小学三四五年级的教材均选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教材,也就是说教师使用的异形词均与国家教材相吻合,其中异形词的选用首选字为“热衷”、“踏实”、“叮咛”、“火爆”、“招数”等。(版附有《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
第一批异性词整理表
本规范是推荐性试行规范。根据“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区别对待、分批整理”的工作方针,选取了普通话书面语中经常使用、公众的取舍倾向比较明显的338组(不含附录中的44组)异形词(包括词和固定短语),作为第一批进行整理,给出了每组异形词的推荐使用词形。
本规范适用于普通话书面语,包括语文教学、新闻出版、辞书编纂、信息处理等方面。
《第一批异形词整理表》说明
本表研制过程中,用《人民日报》1995——2000年全部作品作语料对异形词进行词频统计和分析,并逐条进行人工干预,尽可能排除电脑统计的误差,部分异形词还用《人民日报》1987——1995年语料以及1996——1997年的66种社会科学杂志和158种自然科学杂志的语料进行了抽样复查。同时参考了《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辞海》《新华词典》《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等工具书和有关讨论异形词的文章。
每组异形词破折号前为选取的推荐词形。表中需要说明的个别问题,以注释方式附在表后。
本表所收的条目按首字的汉语拼音音序排列,同音的按笔画数由少到多排列。
A
按捺—按纳
按语—案语
B
百废俱兴—百废具兴
百叶窗—百页窗
斑白—班白、颁白
斑驳—班驳
孢子—胞子
保镖—保镳
保姆—保母、褓姆
辈分—辈份
本分—本份
笔画—笔划
毕恭毕敬—必恭必敬
编者按—编者案
扁豆—萹豆、稨豆、藊豆
标志—标识
鬓角—鬓脚
秉承—禀承
补丁—补靪、补钉
C
参与—参预
惨淡—惨澹
差池—差迟
掺和—搀和①
掺假—搀假
掺杂—搀杂
铲除—刬除
徜徉—倘佯
车厢—车箱
彻底—澈底
沉思—沈思②
称心—趁心
成分—成份
澄澈—澄彻
侈靡—侈糜
筹划—筹画
筹码—筹马
踌躇—踌蹰
出谋划策—出谋画策
喘吁吁—喘嘘嘘
瓷器—磁器
赐予—赐与
粗鲁—粗卤
D
搭档—搭当、搭挡
搭讪—搭赸、答讪
答复—答覆
戴孝—带孝
担心—耽心
担忧—耽忧
耽搁—担搁
淡泊—澹泊
淡然—澹然
倒霉—倒楣
低回—低徊③
凋敝—雕敝、雕弊④
凋零—雕零
凋落—雕落
凋谢—雕谢
跌宕—跌荡
跌跤—跌交
喋血—蹀血
叮咛—丁宁
订单—定单⑤
订户—定户
订婚—定婚
订货—定货
订阅—定阅
斗拱—枓拱、枓栱
逗留—逗遛
逗趣儿—斗趣儿
独角戏—独脚戏
端午—端五
E
二黄—二簧
二心—贰心
F
发酵—酉发酵
发人深省—发人深醒
繁衍—蕃衍
吩咐—分付
分量—份量
分内—份内
分外—份外
分子—份子⑥
愤愤—忿忿
丰富多彩—丰富多采
风瘫—疯瘫
疯癫—疯颠
锋芒—锋铓
服侍—伏侍、服事
服输—伏输
服罪—伏罪
负隅顽抗—负嵎顽抗
附会—傅会
复信—覆信
覆辙—复辙
G
干预—干与
告诫—告戒
耿直—梗直、鲠直
恭维—恭惟
勾画—勾划
勾连—勾联
孤苦伶仃—孤苦零丁
辜负—孤负
古董—骨董
股份—股分
骨瘦如柴—骨瘦如豺
关联—关连
光彩—光采
归根结底—归根结柢
规诫—规戒
鬼哭狼嚎—鬼哭狼嗥
过分—过份
H
蛤蟆—虾蟆
含糊—含胡
含蓄—涵蓄
寒碜—寒伧
喝彩—喝采
喝倒彩—喝倒采
轰动—哄动
弘扬—宏扬
红彤彤—红通通
宏论—弘论
宏图—弘图、鸿图
宏愿—弘愿
宏旨—弘旨
洪福—鸿福
狐臭—胡臭
蝴蝶—胡蝶
糊涂—胡涂
琥珀—虎魄
花招—花着
划拳—豁拳、搳拳
恍惚—恍忽
辉映—晖映
溃脓—歹贵脓
浑水摸鱼—混水摸鱼
伙伴—火伴
J
机灵—机伶
激愤—激忿
计划—计画
纪念—记念
寄予—寄与
夹克—茄克
嘉宾—佳宾
驾驭—驾御
架势—架式
嫁妆—嫁装
简练—简炼
骄奢淫逸—骄奢淫佚
角门—脚门
狡猾—狡滑
脚跟—脚根
叫花子—叫化子
精彩—精采
纠合—鸠合
纠集—鸠集
就座—就坐
角色—脚色
K
克期—刻期
克日—刻日
刻画—刻划
阔佬—阔老
L
褴褛—蓝缕
烂漫—烂缦、烂熳
狼藉—狼籍
榔头—狼头、锒阝头
累赘—累坠
黧黑—黎黑
连贯—联贯
连接—联接
连绵—联绵⑦
连缀—联缀
联结—连结
联袂—连袂
联翩—连翩
踉跄—踉蹡
嘹亮—嘹喨
缭乱—撩乱
伶仃—零丁
囹圄—囹圉
溜达—蹓跶
流连—留连
喽啰—喽罗、偻啰
鲁莽—卤莽
录像—录象、录相
络腮胡子—落腮胡子
落寞—落漠、落莫
M
麻痹—痲痹
麻风—痲风
麻疹—痲疹
马蜂—蚂蜂
马虎—马糊
门槛—门坎
靡费—糜费
绵连—绵联
腼腆—靦觍
模仿—摹仿
模糊—模胡
模拟—摹拟
摹写—模写
摩擦—磨擦
摩拳擦掌—磨拳擦掌
磨难—魔难
脉脉—脈脈
谋划—谋画
N
那么—那末
内讧—内哄
凝练—凝炼
牛仔裤—牛崽裤
纽扣—钮扣
P
扒手—掱手
盘根错节—蟠根错节
盘踞—盘据、蟠踞、蟠据
盘曲—蟠曲
盘陀—盘陁
磐石—盘石、蟠石
蹒跚—盘跚
彷徨—旁皇
披星戴月—披星带月
疲沓—疲塌
漂泊—飘泊
漂流—飘流
飘零—漂零
飘摇—飘飖
凭空—平空
Q
牵连—牵联
憔悴—蕉萃
清澈—清彻
情愫—情素
拳拳—惓惓
劝诫—劝戒
R
热乎乎—热呼呼
热乎—热呼
热衷—热中
人才—人材
日食—日蚀
入座—入坐
S
色彩—色采
杀一儆百—杀一警百
鲨鱼—沙鱼
山楂—山查
舢板—舢舨
艄公—梢公
奢靡—奢糜
申雪—伸雪
神采—神彩
湿漉漉—湿渌渌
什锦—十锦
收服—收伏
首座—首坐
书简—书柬
双簧—双金黄
思维—思惟
死心塌地—死心踏地
T
踏实—塌实
甜菜—菾菜
铤而走险—挺而走险
透彻—透澈
图像—图象
推诿—推委
W
玩意儿—玩艺儿
魍魉—蝄虫两
诿过—委过
乌七八糟—污七八糟
无动于衷—无动于中
毋宁—无宁
毋庸—无庸
五彩缤纷—无采缤纷
五劳七伤—无痨七伤
X
息肉—瘜肉
稀罕—希罕
稀奇—希奇
稀少—希少
稀世—希世
稀有—希有
翕动—噏动
洗练—洗炼
贤惠—贤慧
香醇—香纯
香菇—香菰
相貌—像貌
潇洒—萧洒
小题大做—小题大作
卸载—卸傤
信口开河—信口开合
惺忪—惺松
秀外慧中—秀外惠中
序文—叙文
序言—叙言
训诫—训戒
Y
压服—压伏
押韵—压韵
鸦片—雅片
扬琴—洋琴
要么—要末
夜宵—夜消
一锤定音—一槌定音
一股脑儿—一古脑儿
衣襟—衣衿
衣着—衣著
义无反顾—义无返顾
淫雨—霪雨
盈余—赢余
影像—影象
余晖—余辉
渔具—鱼具
渔网—鱼网
与会—预会
与闻—预闻
驭手—御手
预备—豫备⑧
原来—元来
原煤—元煤
原原本本—元元本本、源源本本
缘故—原故
缘由—原由
月食—月蚀
月牙—月芽
芸豆—云豆
Z
杂沓—杂遝
再接再厉—再接再砺
崭新—斩新
辗转—展转
战栗—颤栗⑨
账本—帐本⑩
折中—折衷
这么—这末
正经八百—正经八摆
芝麻—脂麻
肢解—支解、枝解
直截了当—直捷了当、直接了当
指手画脚—指手划脚
周济—赒济
转悠—转游
装潢—装璜
孜孜—孳孳
姿势—姿式
仔细—子细
自个儿—自各儿
佐证—左证
[注释]
①“掺”“搀”实行分工:“掺”表混合义,“搀”表搀扶义。
②“沉”本为“沈”的俗体,后来“沉”字成了通用字,与“沈”并存并用,并形成了许多异形词,如“沉没—沈没—沉思—沈思—深沉—深沈”等。现在“沈”只读shěn,用于姓氏。地名沈阳的“沈”是“瀋”的简化字。表示“沉没”及其申义,现在一般写作“沉”,读chén。
③《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审定“徊”通读huái。“低回”一词只读dīhuí,不读dīhuái。
④“凋”“雕”古代通用,1955年《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曾将“凋”作为“雕”的异体字予以淘汰。1988年《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确认“凋”为规范字,表示“凋谢”及其引伸义。
⑤“订”“定”二字古时本不同音,演变为同音字后,才在“预先约定”的义项上通用,形成了一批异形词。不过近几十年二字在此共同义项上又发生了细微的分化;“订”字多指事先经过双方商讨的,只是约定,并非确定不变的;“定”侧重在确定,不轻易变动。故有些异形词现已分化为近义词,但本表所列的“订单—定单”等仍为全等异形词,应依据通用性原则予以规范。
⑥此词是指属于一定阶级、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如“地主~—知识~—先进~”。与分母相对的“分子”、由原子构成的“分子”(读fēn zǐ)、凑份子送礼的“份子”(读fèn zi),音、义均不同,不可混淆。
⑦“联绵字”、“联绵词”中的“联”不能改写为“连”。
⑧“预”“豫”二字,古代在“预先”的意义上通用,故形成了“预备—豫备、预防—豫防、预感—豫感、预期—豫期”等20多组异形词。现在此义项已完全由“预”承担。但考虑到鲁迅等名家习惯用“豫”,他们的作品影响深远,故列出一组特作说明。
⑨“颤”有两读,读zhàn时,表示人发抖,与“战”相通;读chàn时,主要表物体轻微振动,也可表示人发抖,如“颤动”既可用于物,也可用于人。什么时候读zhàn,什么时候读chàn,很难从意义上把握,统一写作“颤”必然会给读者带来一定困难,故宜根据目前大多数人的习惯读音来规范词形,以利于稳定读音,避免混读。如“颤动、颤抖、颤巍巍、颤音、颤悠、发颤”多读chàn,写作“颤”;“战栗、打冷战、打战、胆战心惊、冷战、寒战”等词习惯多读zhàn,写作“战”。
⑩“账”是“帐”的分化字。古人常把账目记于布帛上悬挂起来以利保存,古称日用的账目为“帐”。后来为了与帷帐分开,另造形声字“账”,表示与钱财有关。“账”“帐”并存并用后,形成了几十组异形词。《简化字总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中“账”“帐”均收,可见主张分化。二字分工如下:“账”用于货币和货物出入的记载、债务等,如“账本、报账、借账、还账”等;“帐”专表用布、纱、绸子等制成的遮蔽物,如“蚊帐、帐篷、青纱帐(比喻用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