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25日电 建基地,筑通道,强主体,拓领域,哈尔滨市将全面推进对俄经贸合作战略升级,以确保2005年对俄贸易额增长30%以上。这是记者在今日召开的哈尔滨市商务工作会议上获悉的。
据了解,哈尔滨去年对俄进出口贸易额达1.03亿美元,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首次突破1亿美元,标志着该市持续多年的对俄经贸低水平徘徊局面正在解冻。然而,这1亿多美元与全省38.2亿美元相比,实在微乎其微,更与哈市在我省的中心地位不符。
从今年起,哈市将全面提升对俄经贸合作水平,以推进对俄经贸合作战略升级为重点,大力开拓国际市场。
一是建基地。争取国家批准在新香坊地区建立出口加工区,以俄罗斯市场需求为导向,建设农副产品、轻纺产品、电子产品、机电产品加工区和生产仓储管理区五个功能区;把哈尔滨开发区建设成对俄生产加工和出口基地。积极引导开发区现有生产和加工企业,扩大对俄出口。充分利用哈尔滨开发区的政策优势,扩大对外招商,对新进区企业,把对俄出口加工项目集中摆放,形成对俄出口生产加工产业园区;把哈尔滨东北亚经贸科技合作区建设成面向俄罗斯开展经贸合作的重要基地;大力发展黑龙江宾西国际贸易加工区,入园企业以对俄出口生产加工为主,逐步形成规模化经营;建设对俄出口基地企业群,积极引导对俄自营出口企业,扩大自产产品对俄的出口。
二是构建和完善对俄经贸大通道。进一步完善哈尔滨———海参崴跨国直销贸易大通道,把克拉斯诺雅尔斯克、哈巴罗夫斯克、叶卡捷琳堡和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作为哈市对俄经贸的主打市场,确定重点领域和重点项目,实施专项推进。
三是积极拓展对俄经济技术合作领域,构建多层次、宽领域对俄经济技术合作体系。以农副产品深加工为突破口,科学确定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方向,加快建立外向型绿色食品基地,扩大对俄出口;以房地产开发、森林采伐和农业种植为突破口,大力发展对俄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以扩大对俄投资为突破口,加快发展跨国经营。
四是实施品牌战略,积极引导有信誉的大企业和骨干产品进入俄罗斯市场。加快培育对俄经贸骨干企业,对重点企业加大扶持力度,在政策、信息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支持;积极培育对俄进出口骨干产品,积极引导企业扩大家电、电子、通讯、汽车零部件等机电产品,鲜冻猪肉、蔬菜等农副产品和医药品、纺织品、轻工产品的出口,扩大化工产品、机电产品、林产品的进口,形成规模化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