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3月25日电 近两年,老百姓普遍发现煤炭的价格涨了,再也买不到便宜煤了。这除了大背景下的煤炭价格上扬外,其中的奥妙还在于目前小煤窑越来越少,煤炭大都出自“名门”了,价格自然也高了些。
这几年我省累计关闭各类小煤矿3526个,煤炭行业压产2700万吨,纺织行业压锭24.2万锭,关闭小水泥厂44户,关停了4户小钢铁厂,累计淘汰落后炼钢、轧钢、炼铁能力205.5万吨。这些企业的关闭为四大煤矿等大企业的发展腾出了市场空间,促进了煤炭、冶金、建材、纺织等行业的脱困和发展。
我省的煤炭、冶金、军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前些年曾一度陷入困境。以煤炭工业为例,1998年四大国有煤矿下放我省管理时,累计亏损和潜亏58.7亿元,拖欠职工工资、养老保险、医药费最高时超过15亿元。几年来,省里通过调整班子、深化改革,综合配套地运用了控制总量、债转股、停息挂账、关闭破产、国债支持安全技措及建设改造等各项扶持政策,2002年四大煤矿实现了补贴后整体不亏损,做到了运费、电费、工资当年“三不欠”。2003年在国家补贴后全部扭亏为盈,共实现利润5792万元,比上年增加5680万元。
2004年,煤炭工业步入了产销两旺、安全生产状况稳定好转的良性发展轨道,全省煤炭产量完成9368万吨,增产1268万吨,增长15.6%;规模以上煤炭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33.9亿元,利润3.8亿元,分别增长45.6%和1.2倍;四大国有煤矿职工年收入突破1万元,比上年增加2000多元。在煤炭工业快速增长的带动下,七台河、鹤岗、鸡西、双鸭山等四个煤炭城市规模以上工业的增长速度普遍高于20%,位居全省第1、2、4、5位。
受市场需求升温影响,2004年,我省规模以上冶金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04.3亿元,同比增长49.9%,其中北钢增长近2倍,鸡钢增长86%,西钢增长40%;全行业盈亏相抵后实现利润6.1亿元,比上年增加9.5亿元。军工企业在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改革脱困政策支持下,2004年军品工业增加值增长42.3%,补贴后实现利润5093万元,增盈4600多万,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盈利水平最高的一年,整体上呈现出速度加快、效益提高、企业稳定的良好发展势头。从战略上讲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是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大措施。通过收购兼并、重组上市、关闭、破产等多种形式,我省的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已经初显成效。